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 政协提案

关于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建议(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主席督办案)

录入:     www.mjhk.org.cn     2019-11-27 11:31    阅读次数:
李爱国  
 

    理    由: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和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的发展经验,带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解放思想和持续创新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动力源泉。以吸

引外部资金、技术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特区,就是通过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以制度创新为本质特征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就更需要围绕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新的探索。

  在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之际,海南成为中国第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探索和谋划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再一次成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海南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吸引全世界的企业到海南投资创业,要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国家持续推进“放管服”等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在近期召开的全省引进外资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赐贵明确指出,投资环境说到底就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企业就纷至沓来,营商环境差,企业就避而远之。可以说,营商环境建设是海南进行制度创新取得突破的关键领域,事关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成败。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排名虽然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都还有很大差距。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第46位,比2017年提升了32位,首次进入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前50的行列,为世界银行发布该报告以来的最好名次,但仍远不及新西兰、新加坡、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经济体。

  再从国内营商环境横向比较看,海口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的差距明显。比如,北京已经实现新开办企业的整体成本为零,是全球能够做到零成本开办企业的两个城市之一;上海跨境贸易货物从抵港到提离全流程时间实现48小时进口通关,单证办理时间从原来的54小时压缩至24小时办结。

  有鉴于此,海口要扛起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的省会城市担当,紧紧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目标和推进步骤,参照国内发达地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打造海南营商环境的国际品牌,形成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制度创新高地。 

  办法与建议:

  第一、推动诚信政府和公正司法建设,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海口要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首先是各区和各部门应该保持政策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要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以诚实守信树立国内外投资者对海口营商环境的信心;要强化司法保障,在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商事审判、海事审判、知识产权审判、环境资源审判等方面做到司法公正和执行有力。与此同时,海口还应该建立终身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使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责任人终身追究其法律责任,倒逼诚信政府和公正司法建设。

  第二、以“放管服”为抓手,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为路径,快速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使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令人满意和放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务员素质,真正帮助投资主体,特别是外商和社会投资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现阶段,海口应将简化优化行政审批作为改善营商环境首先需要攻克的堡垒,对标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成功做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结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完善和推进极简行政审批方面力争成为全国的标杆。

  第三、实现商事服务和高端人才工作生活服务水准的国际化,让投资者和引进的人才感到方便和舒心。这是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和当务之急。海口要真正吸引国际一流人才服务于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没有国际化、高水平的投资、工作和生活服务保障与各种吸引人才的创业平台相配套,其他方面的引才措施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参照欧洲马耳他和布鲁塞尔模式,一方面,我们应在提升商事服务国际化程度的同时,从我国国情、海南省情和海口市情出发,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便利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海口还应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并探索建立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成立外商投资委员会代表协调机构。海口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通行做法,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核心评价指标,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过程等方面,发布“海口版”的包含企业从设立到退出全流程的《海口营商环境年度评价报告》,建树海口营商环境的正面形象和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第四、从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创新着手,在提升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水平上下功夫,体现出海口监管方面的独到之处。伴随着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逐步过渡到以“零关税”和“人员、货物、资金自由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港阶段,政府监管和风险防范无疑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海口要通过监管模式的创新与通关效率的提高,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走在全国前列,依托口岸监管部门的改革创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细化贸易管理制度层级,实施货物分类、分状态监管、“先进区、后报关”和“电子围网”等措施。建立与新型国际贸易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借鉴普遍实践的国际先进经验,以“一切为了企业方便”为改革的宗旨,尝试建立海南自贸试验区政府部门、海关、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在营商环境的便利化上“杀出一条血路”。

  第五、建立完备的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增强海口营商环境的可预期性和透明度,让投资者感到安全。从世界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看,营商环境建设应该做到立法先行,海口也不例外。一方面要让“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让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要做到让“看不见的手”可见,增强构成投资环境组成部分的法律政策的普适性和透明度。

  第六、从制度设计入手,培育连接政府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与社会服务组织,使海口“小政府、大社会”的制度创新再现活力。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没有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就不可能形成一流的营商环境。因此,海口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培育独具海南特色的连接政府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与社会服务组织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的必修课。海口要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并使其成为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一方面,发挥中介组织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熟悉本地政策法规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中介组织了解国际规则和市场需求的优势,使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此外,海口还应该借助中介组织特有的人脉网络优势,为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开展国际合作和扩大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

  该提案为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主席督办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