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美舍河中游主要文化资源(一)

录入:     www.mjhk.org.cn     2017-11-24 09:56    阅读次数:

  目录

  

  2.1府城衙门遗迹和琼山城墙

  2.2府城鼓楼

  2.3七井八巷十三街

  2.4琼台福地

  2.5琼台书院魁星楼 

  2.6琼山学宫大成殿

  2.7泰华庵

  2.8天宁寺

  2.9鼓楼街的三圣宫

  2.10达士巷古道

  2.11康皇庙和马皇庙

  2.12北胜街古道

  2.13五里官道

  2.14绣衣坊的晏王庙

  2.15海瑞故居

  2.16丘浚故居

  2.17吴典故居

  

  美舍河中游主要历史文化资源

  

  海口市的府城,自宋代成为琼州州治后,作为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延续了千年。明洪武年初,琼州设府统领全岛,府治设于此,城名由此而来。依地势和城墙,街道布局以东西向的今文庄路、忠介路为主线,其余路巷多在南部铺开,逐步形成“七井八巷十三街”纵横交错的城镇交通网络。

  2.1府城衙门遗迹和琼山城墙

  琼州府城位于海南琼山府城街道和滨江街道,古城大部分位于府城街道内,少部分位于滨江街道东门社区,自宋朝以来,府城作为海南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延续了一千多年。琼州府城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大规模的修筑及扩城是在明代。原城墙长4100多米,高9米多,宽6米多,设东、西、南三座城门和四座角楼,有子城、月城、护城河。现仅存东西城门部分城墙及鼓楼等。宋开宝四年(971),宋王朝对海南的行政区划进行较大调整,将原岛北部的崖州属县舍城、澄迈、文昌等划入琼州,迁琼州州治于府城。 史料记载,府城土壤平衍山无险峻,清流拱其前,洋海绕其后,马鞍居于右,七星拥于左,文笔三峰耸翠挺拔,诚海邦一名区而州县之望也,山水环绕。 也许当时的执政者看中的正是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被确定为州治所在地后,原来仅为县治的府城,面积与规格已远远不能满足其作为琼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任了,府城原有的夯土城墙边开始出现了人们施工的场面,大规模的扩建随之而来,城墙扩展到了1.5公里长。同时,在府城的南门开挖修河,作为府城所城的护城河,这便是河口河,即如今的美舍河,一些外来的大船可由港口经此河直到城下。州府衙门的选地当然也不能含糊。当时选定的州府衙门(现文庄路琼山政府宿舍大院内)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有溪流在不远处流过,而在其东南边,有一片湖称为南湖,似是一面宝镜。附近环绕三座名为抱珥、文龙、三台的小山峰,形似一把交椅,官府衙门就坐落在这把交椅之上。

     

  

  到了元代,美舍河蜿蜒已达十里之长,贯通南渡江,府城也成了交通重心,大小船只往来河道之上,以运输粮、油、糖、木材等物可过府城南门的码头,繁华与喧闹似乎也随着它的溪水流入古城,这里相继成为元代琼州路安抚司、乾宁军民安抚司、乾宁安抚司治所在地。 明洪武二年(1369),兵部侍郎孙安带官兵千多人开驻琼岛,琼州随后被升格为府,置府治于府城所城之中,统辖整个海南,始称为郡城,府城再次开拓城围,扩筑城池。9年之后,府城郡城大体形成,其城围1253丈,高2.7丈,厚2.8丈,雉堞1843个,库铺57间,开东、南、西三个城门,东门原为朝阳门,后改为永泰门,南门叫靖南门,西门叫顺化门。郡城不设北门,但建了城墙楼,叫望海楼。 府城为何没有北门,据说,修城墙时认为开北门有凶兆,且北边临海,不利于防守。在城的东西南北角各建一座角楼,以便巡查放哨。

     

     

  洪武十七年(1384),海南卫指挥桑昭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城380丈作为子城,壮观、巍然、完整的府城所城也由此形成。自宋代成为州治直到民国时期,府城一直是海南政治及军事的核心之地,延续了千年。 顺着府城东门路直下,我们看到一段残缺的城墙,旧的墙体连着新墙体,两边还有一些周围居民搭建的建筑物,让人无法分辨出这里是记载着府城古城墙的东门所在地。 零碎的记录、地方史志里的记载还能拼凑出城墙的大体轮廓,折射着府城曾经有过的繁华和荣耀,但城墙之内曾上演的无数次时代变迁的血雨腥风,无数平民百姓的恩怨情仇,大多已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据《琼山县志》记载:琼州府城郭,又名海南卫城池,地今之府城镇,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至明、清两代多次修建。原主城池长4135米,高约9米,阔约59.4米,雉堞1830个,并在东、南、西三个城门上各置敌楼一座,北边无城门则建一座望海楼。南筑长堤,引南渡江支流为濠,四周构筑护城河,十分壮观。东南城门的基石高七层,竖砌,系一丁一由的砌法,石间嵌砌大砖(71×36×18)。大砖砌九天,中砖(70×32×13)砌四天。拱门用小砖,整个造型上端是抛物线形,下面则是马蹄形,造型异常稳固。

  然而,如今,由于风化作用与人为的破坏,琼山府城墙已倾圯,现仅剩西门城墙一段约110米长及东门城墙一小段。

   

  2.2府城鼓楼

  鼓楼又叫醮楼、文明楼,在今府城鼓楼街。是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元代在府城设元帅府,元帅府对面不远处便是元代府城的南门,南门是宋元两代进出府城的主要通道。南门和元帅府之间设醮楼,以便巡更、查岗,至元末醮楼废。明洪武五年(1372)海南卫正式成立,卫指挥王友在醮楼故址建鼓楼,用作报时、报警。万历三十三年(1605),琼北大地震将鼓楼震毁,万历四十三年(1705)复修。雍正十一年(1733),知府宗思圣做了重修,改名为文明楼。今天所见的鼓楼,是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琼台书院的主讲吴典倡导修建的,经吴典倡修后的文明楼,成为海南文人登高望远,凭今吊古,以文会友的绝妙去处。如今,楼宇只剩一半,岌岌可危,楼上杂草丛生。

  府城鼓楼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南端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结构,西朴大方的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府志》载,府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鼓楼坐落于城之正中偏南,是海南卫的所在地。娄上有重失驻守,居高临下,以窥城内外动静,卫护治安,是古代一项军事设施。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拾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从鼓楼碑文记录,可知它近500年来的兴替迁易。从明代从化十七年(1481),卫指挥使李泰增砌台基,副使徐斐设置铜台滴漏以计时起,曾多次修建和迁易。万历十六年(1588),鼓楼又遭火焚,及至次年,副使孙秉阳、郡守周布贤才移建于城之东门内,为今镇之东门。以后,郡守涂文奎,又移至旧址复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琼台发生地震,鼓楼又遭塌毁。次年,尚书王诲遂重修,乃保存今楼。门额上分别灰塑海南壮观奇甸文明楷字。

  鼓楼之擅名,又屡毁屡建,不仅因登楼可远眺海府山川形胜之大观,而又因斯楼历尽沧桑,在防护琼州治安作过重大的贡献。史载,在明代,日本强盗侵扰我国沿海水域,当时海南府城地区也遭海盗侵扰,鼓楼是当年海南军民打击海盗的一个指挥所。现在移至于五公祠内的大铜钟,是当年鼓楼上报警的大钟。

  府城鼓楼,古时候就有文人赞美登楼以观赏海天一色美景的诗句:百尺危楼瞰大荒,万家烟火正微茫;浮图七级凌霄汉,荡诲千帆破夕阳。”可见他自古就是旅游胜地。今天,前往府城鼓楼登高,一边缅怀前人往事和了解鼓楼历史变迁,一边饱览府城新姿和山海美景,自然更有兴致。

  府城鼓楼,它是一座历史文物,但现在是居民巷。它所在的街被命名为鼓楼街,每年的正月十二,是鼓楼街公期之日。公期是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年度性、区域性的祭神活动。

  2.3七井八巷十三街

  府城地势北高南低,明清两代,依地势而建,逐渐形成了以府前街、镇台前街、北帝街为主线,仁和巷、草芽巷、关帝巷等街巷纵横交错的“七井八巷十三街”格局,一条条街巷,一口口古井,承载了古城的昔日繁华,如今再步入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一路走去,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七井

  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八巷和十三街都比较明确,但“七井”究竟是哪七井却众说纷纭,有的说“七”并非实数,府城大大小小的井就有上百口之多,甚至对于“井”这个词是否指水井也颇有争议。

  曾著有《府城春秋》一书的黄培平老先生就认为,因七井是与街巷这样的交通网络并提,故这里所说的井,不是指人们开凿取水饮用的井,而是纵横交错,组成井字形的交通网络,也是古时做买卖所称的“市井”,造就了道路畅通、市井繁荣的城镇格局,也就是说上述八巷十三街,以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构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块,并一一列举了各井块。

  但也有一些观点坚持认为“七井”是确指有特色的七口大井。其实即使是作为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场所的市井也离不开水井,在颜师古为《汉书·货殖传序》作注中就提到:“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孔颖达为《诗经》作疏也指出:“俗说:市井,谓至市者当於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

  明正德《琼台志》中,在“山川”两卷中,就附有“岩峒井泉”,详细介绍了当时琼岛上各县著名的井泉,其中府城内就有双井、莲塘井、玉液井、西城大井、南城脚井、北城井、水关井、武秀井等八口井,七井是否就在其中不得而知。

  位于仁和巷的丹霞井深10余米,为府城诸井之冠,日积月累,打水的绳索在石雕的井圈上,密密麻麻地磨出了81道绳痕,据说最深的一条达8厘米。传闻府城是一块风水宝地,如龙脊龟背俯卧在琼北,而丹霞井正处于府城的中央,古道台、镇台、琼台等“三台”的核心,吸天地之灵气,故此井也被称为长寿井,喝了井水能福寿禄三全。

  经过马鞍街走入达士巷,一直往里走,不一会儿拥挤在巷子两侧的房屋突然退开,留出一块难得的空地。这空地的正中便是一方古井——钟芳井。

  明正德年间,有位进士名为钟芳,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经学、史学等诸多方面,曾被誉为岭海巨儒。钟芳井的取名便是为了纪念这位海南名贤。同时,它还有个别称,叫达士巷大井。旁边有一石碑,上面写着:康惠泉龙神。右边小字写着: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仲春月谷旦。由此推测,这口井最迟在1892年便已开始使用,距今124年。左边小字写着:达士巷、金鞍街、银鞍街同重建。由于这块石碑,这口井亦被称为“康惠井”或“龙泉井”。

  三合井则位于马鞍街最南端,为防附近的小孩跌落,井口已用石板盖住,并加了铁锁和铁链,井旁有一个小庙,供奉着井神,井虽已废弃不用,但井神的香火仍旺盛,井沿边的香炉插满了香烛,连庙旁的石狗亦独享一炉香火。

  我们不知道历史上的七井具体指哪七口井,但如果现在重新评选七井的话,上面这几口井大概可以入选吧。

  八巷

  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巷,北方人称之为胡同,即连接大街之间的小路,府城的八巷,指蛋巷、打铁巷、仁和巷、少史巷、草芽巷、达士巷、关帝巷和双龙巷这八条小街巷,多为居民点,论宽度虽不过2米—4米,但因为八巷多有名人故居,各种逸闻趣事流传甚广,府城八巷也成了仿古探幽的好去处。

  蛋巷是府城最短最窄的巷,只有75米长,最狭处仅1.1米宽,清代形成,因其两边巷口小中间大,似蛋形而得名。但由于后来有居民在中间宽阔处加盖了房子,蛋巷如今已名不副实,甚是可惜。

  打铁巷南低北高,是府城坡度最大的巷,传说清朝时该巷有几家铁器作坊,也有说是铸打金银首饰的,由于生意兴隆,每日从早到晚,不断传出敲打金属的声音,其声如同打铁,打铁巷也因此得名。如今打铁声早已不闻,唯有长满青苔的老屋、发亮的青石板路和耄耋之年的老人仿佛还记得旧日此地的繁华。

  仁和巷又称仁和坊,原称夏宅巷,因为此巷在明朝出了一位正三品南京太常寺卿夏升而得名,现名寓意“仁爱和气”,“曲为巷”这三个字对仁和巷来说真可谓名副其实,它长虽只有380米,却转了四道弯。

  仁和巷沿街墙面上,画的是数十位琼山古代先贤,为首的正是被称为“一里三贤”的邱濬、海瑞和许子伟,老人在画中走,历史也随着他脚步一页页翻过。

  或许因为仁和巷过于曲折,难以改造,这条老街巷在未来“琼台复兴计划”的总规道路中恐将取消。

  八巷中的少史巷亦称夏宅巷,相传清乾隆时有一夏姓大户人家在此居住,后来夏家搬走了,又来了一户,据说其祖先担任过少史官职,巷就改称少史巷了,但在海南方言里,“少史”二字读音与“臭屎”发音相同,为什么当地人会用这样一个发音的词称呼此街巷,是否有暗讽的意味在内就不得而知了。 

  草芽巷依西城墙而建,至今仍有明石城墙遗迹,由于此处原长满青草,兵丁割草喂马后,又很快长出嫩嫩的草芽,故名草芽巷。草芽巷可谓八巷中最有传奇色彩的街巷,这与琼州名士吴典一族息息相关。传说吴典祖父吴福未发迹时就曾在草芽巷附近野草丛生的破寺里安家,除做豆腐谋生外,还割草卖给官衙,并因此在荒地中挖到大批金银财宝,遂成为富甲全城的大户;而他的孙子吴典中进士,入翰林,担任国史馆、三通馆编修,四库全书副总裁和武英殿分校官,参与国史编纂,是清代海南入翰林的第一人,后丁父忧辞官回乡,出任琼台书院主讲,致力教育和公益事业,颇得美名,因吴氏一族定居于草芽巷,此地也从人烟稀少的荒地成为热闹的街巷。

  

  达士巷位于小西门内南隅,长410米,是全城最长的巷,也是唯一一条保留完好有百年历史的青石板路,属原琼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有不少达官显贵、名贤绅士在此定居,故名达士巷,明代被誉为岭海巨儒钟芳的旧居遗址、清末民初琼岛文化传承者王国宪故居等都坐落于此;达士巷东的古庙群落,以三圣庙、马皇庙、康皇庙为代表,历经百年仍香火不衰。

    但香火最旺盛的恐怕还是关帝巷,这条巷因其北端抱珥山上的关帝庙得名。抱珥山是府城的制高点,明弘治初,关羽庙迁建于此,后环山筑台,称琼台,并在琼台前面立琼台福地坊。关羽在民间信仰里既是忠义化身又是保护神,更是财神,因此香火旺盛,朝拜者不绝于途,这条必经之路也就被称为关帝巷了。

    双龙巷位于鼓楼街之东,西端与靖南街相对,清代前此巷有科举考场、姓氏宗祠以及文房四宝店铺等,是文运昌盛之地,不少读书人都在此地发龙运、跳龙门,于是取 县后街、丁字街、学前街、马鞍街、北胜街这十三条主街,也有说法认为绣衣坊(北门街)应列入其中。

  这些街道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明代,那也是海南历史上人文最为鼎盛的时期,但十三街的宽窄不一,部分街道比较窄和短,更接近巷,但总的来说,十三街作为交通要道仍勾勒出了古代府城的主骨架。

  我们假设到当时琼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府城一游,在步入明代府城东城门朝阳门后,首先踏上的就是十三街之一的东门街,这条总长350米、宽6米的咽喉要道早期还是泥沙路,两旁少有住户,后来街两边人口增多,慢慢形成了集市,故称为东门里,初入府城,想必就会惊叹于街市的繁华。

  再往西行,就来到了府前街,这里是琼州府衙、府学宫所在地,也是整个府城的核心所在,府衙门前大街也就被称为府前街;如果这位农民活到了清朝,他会发现治所没啥变化,只不过府衙已改为道台衙,府前街也改称道前大街;但到了1926年府城扩建古道时,此街已被正式命名为文庄路,以纪念琼山著名先贤丘濬(谥号文庄),现仍是府城地区主街道之一。

  沿着府前街溜达着往西走没几步,大街南边有一条2.5米宽的南门街,这是通往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因为该街从鼓楼石拱门下通过,因此又被称为鼓楼街;步行到南门附近,我们会发现这里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明代古街,因靠近靖南门而取名靖南街,南门街和靖南街环境比较清幽,多为民居、少有店铺,平时行人稀少,但鼓楼却是当时文人墨客登高望远、以文会友的文化中心所在,今日从街上过,还偶尔可瞥见艳阳下一位身穿校服的少女正倚在鼓楼上读书,可见此风数百年后犹存。

  我们可以经由尚书街从靖南街再回到府前街上,明万历年间,琼州地方官员在府署前卫定安人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立“学士尚书坊”,街道因此得名。清代海南唯一的探花定安人张岳崧题匾额的“黄忠义公祠”和邢氏族人创建的“邢知军书舍”等古建筑也都在尚书街旁。

  沿着府前街再往西走就来到了南北走向的北帝街上,因为街北有座北帝庙,即真武庙,此庙原建城中,后才移到城北谯楼上。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该街道改名中山路并进行扩建,至今仍是贯通府城南北商贸繁荣的主干道,或许也正因此,北帝街上的古迹今日都已难觅踪迹。

  穿过北帝街往西走,就来到镇台前街,这是因为清代的镇台署坐落于此,故有此称,至于明时的街名已难考证,同样是在1926年为纪念海瑞,取其谥号改此街名为忠介路。这里是府城古今的商业集市,人流集中,居民点密布的主干道,但幸运的是由于道路没有多大改变,尚存有明代古城墙、郑氏宗祠、三城会馆等古迹以及清代石木结构和近代南洋骑楼式建筑,古风犹存,也是府城历史街区的主要地段。

  琼山县旧县衙则座落于城西南,自明代起就在衙前和衙后分别形成了县前街和县后街两条街道,这里是当年府县官员和民众到万寿宫庆祝皇帝诞辰的必经之路,至今街道两旁还保存不少低矮的清末民初建筑。

  十三街中的学前街和丁字街如今已从府城地图上消失了,前者在鼓楼前不远处的靖南门之东沿城墙走势,因位于县学宫前而得名,又称“青云路”,如今已完全被现代民居所取代;后者是连接府前街、北帝街、镇台前街的一个丁字形路段,著名的“搜书院”故事就发生在丁字街旁的琼台书院奎星楼,如今此街也已被中山路取代。

  沿着镇台前街往西走到了西门附近十字路口,是两条出入城的必经之道,向南是马鞍街,向北则是北胜街。马鞍街早在明代已开始形成石板路,相传琼州府衙内的大量马匹都经由此道牵往城南郊外饮水洗喂,久而久之,这里发展成为出售马鞍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故此得名,其北段美称金鞍街,南段称银鞍街,洗马的地方则叫洗马桥路。

  北胜街是一条通往海口所城和琼州海峡的要道。明时倭寇猖獗,守城官兵多次在此地打击来犯的倭寇海盗并取得胜利,又因其地处府城之北,故此得名北胜街,琼台驿也建在北胜街旁,是传递公文、官员南来北往的必经古道。

  联接马鞍和北胜街的是绣衣坊,也叫北门街,很多府城老人都认为,绣衣坊比起已经消失的学前街和丁字街,更应被列入十三街之中。关于绣衣坊的来历,相传明清时期,出入此地的多为文人墨客,他们多穿绸缎刺绣衣裳,当朝皇帝听闻海外还有这样人文荟萃之地,龙颜大悦,便钦赐了“绣衣坊”牌坊。

  2.4琼台福地

  琼台福地位于海口市府城文庄路的一条南北小巷——关帝巷之内。巷口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牌坊,该坊为全石质古栏式构成,单楼四柱,每柱前后各有一条纹边风掌,石堆瓦楞顶盖,鲤鱼鸱尾顶饰,坊面宽三间,坊匾正背面都是阳刻的琼台福地隶体烫金大字。

  穿过牌坊,走进狭窄的关帝巷,就可看见几十级台阶之上一组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这里是遐迩闻名的古城古文化胜地。

  该地为府城三座高峰之一的抱珥山,唐之都督府、宋之都监台、元之元帅府皆设在山上。人们习惯尊称朝廷官衙为,故这里称琼台。琼台福地的说法由来已久。观象家曾说,华夏大陆的阳刚紫气,越海潜入南方,首先聚集于琼台之下,故称福地。又相传海南地形极像一只缩头神龟,宋太祖怕它伸出头来威胁王朝的统治,便将州城迁来神龟缩头处,宋神宗熙宋六年(公元1073),在府城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政务,借此镇住。因此,当时人们称此地为琼台。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抱珥山石碑一块,还在山南树立琼台福地石牌坊一座。明弘治初年(1488),抱珥山被村民挖掉,建关帝庙一座。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时任琼山知县汪篆刻琼台二字勒石为记。后来福地上建起关帝庙、文昌阁、圣母祠、献台、戏台、石牌坊等,这里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

  明朝永乐元年(1403)在山之南建的琼台福地牌坊和其他建筑已淹没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之中。1999年原琼山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在琼台福地旧址上,琼台福地牌坊得以重建,关帝殿得以重修,又新建起福地轩、琼台阁、东庑廊、西庑廊等,组成琼台福地纪念馆,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和热闹。

  石头台阶通往高高在上的琼台福地,九石阶一平台,共二十七台阶、三个平台,福地轩就建在第三个开阔的平台之上。这个高台两側的护墙之上,各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头露出墙外。台阶两旁和高台的石护栏上,每个柱头都有一头栩栩如生的姿态各异的小石狮,与对面的同一方向,一共有十五对。栏杆对称的每块栏板外側刻有花卉芳草;每块栏板内側,各有唐至清代琼州的一位文臣武将或文化名人浮雕,并刻有人物籍贯、官衔、生平事迹和评价文字,以及人的活动情景,一共有三十位,如丘濬、海瑞、钟芳、唐胄、薛远、陈实、谢宝、吴典……

  这些海南精英,才华横溢,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叱咤风云,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么多风流人物打破朝代界限,不计时空,荟萃琼台福地,是福地的光荣,是海南的骄傲。

  福地轩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门前两根盘龙石柱。两根石柱相对称地各镂空刻出一条巨龙。盘绕石柱的龙身上站着民间传说的神话人物雕像:奉玉板的曹国舅,拿铁仗的铁拐李,摇鼓的汉钟离,骑驴的张果老,吹箫的吕洞宾,戴竹笠的何仙姑,持大拍板的蓝采和,提花篮的韩湘子,还有浪中跳龙门的鲤鱼以及花草、虫鸟……龙头相向,嘴含珠,眼圆睁,须飘拂,整条龙像要腾空而起。玲珑剔透的石柱内容丰富,显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石匠心灵手巧,雕凿的技艺无与伦比。

  门庭东边有琼山知县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书写的琼台两个大篆字牌,据说这块字牌是在1999年复建时从地下挖出来的,已经断为三节,后修复重立于此。

  穿过两旁悬挂琼台胜境旖旎扬天下,福地丰碑峥嵘耀海南楹联的大门,眼前出现翠竹葱茏的庭院,两側庑廊墙壁上嵌入很多石碑。庭院的北端,绿瓦、红墙、红柱、红栏杆、镂花窗、红灯笼使二层重檐的琼台阁显得分外壮观。而歇山式屋顶的脊梁上,两条长龙对着小宝塔相向蜿蜒,重檐四角,各踞守着一只神态自若的石麒麟,让我国独有的静态楼阁有了动感,有了活力。

  琼台阁后院有一堵墙,墙中间巨大的金色字上金龙在翻舞。有文经武纬两小门开在墙的两旁,通向关帝殿,把一轩、一阁、一殿贯通起来,而这堵墙是后进关帝殿的照壁。

  绿色屋檐装饰成字形,雪白的照壁正中,有一巨幅金龙盘据的浮雕,左右分别横书忠义”“仁勇四个斗大金字。金色浮雕体现龙文化的特征,金字是关帝品格的精确概括。高达两米的宝塔形万年宝鼎,安放在照壁前,二、三层各有六个翘起的檐角挂着风铃,轻风徐来,丁当作响。

  庭院里铁树苍翠,左右庑廊壁上各挂着一米见方的三幅关帝主要生平事迹的黄杨木浮雕:桃园结义、挂印封金、单刀赴会和刀劈颜良、刮骨疗毒、刀斩蔡阳。这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金碧辉煌的关帝殿雄据庭院北面。殿内正殿红彤彤金灿灿的神龛中坐着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关帝。只见他右手抚墨黑长髯,左手拿一卷兵书,神态自若,专心致志地读书。双手捧金印的关平和一手执大刀、一手抓宝剑的周仓分立左右殿。关公及关平、周仓的塑像都是由整块的进口菠萝蜜木料雕成。关帝庙的山墙正中,还嵌着一块青山石雕成的吐水神龙。每天来这里进香、顶礼膜拜的人络绎不绝,每逢生日、忌日来祭拜的人摩肩接踵。

  关帝殿的左右各有一座庙,分别为妈祖庙和观音庙。沿海地区的老百姓崇拜海洋的保护神妈祖,想生儿育女的人们膜拜送子观音,这两个庙香火也旺。一殿两庙并列,在其他地方不多见。

  琼台福地建筑保存古代风格,坐落整齐,结构对称,雕梁画栋,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文化氛围浓厚。

  琼台福地遗址

  在府城关帝巷内,向里走大约50多米,平地上突起一个山包,这就是市文物保护单位琼台福地遗址所在的抱珥山。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这里建造一座琼台福地坊”故名琼台福地”。遗址原建有关帝庙、圣母祠、文昌阁及东西廊庑等古建筑。

  据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郝思德介绍, 府城自唐贞观元年(公元627)起,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古代文化胜地。

  2.5琼台书院魁星楼 

  琼台书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山北路,是清代琼州最高学府、海南名胜、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旅游涉外定点单位。

  琼台书院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相传是后人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据传由于丘浚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故书院由此得名。

  奎星楼是书院主体建筑。建于乾隆十八年。其主楼魁星楼高二层,绿瓦、红廊、白墙,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魁星楼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字大如斗。这是当年该书院的高材生张日中进士后朝廷所赐。楼内雕梁画栋,异常别致;楼前绿树成荫,环境秀丽雅静。

  琼台书院为当时琼州最高学府,常设执教并主持院政的掌教一人,由道台从德高望重的进士或举人中聘任。清代琼籍之进士,举人多数入第前曾在此攻读。 年维新变法后,曾数度易名。1951年命名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建省后改名为海南琼台师范学校。解放后,琼台书院曾几次维修装饰,基本保持原貌。清雍正年间,著名的粤剧、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当时,书生张日旻和琼州府镇台的婢女产生爱情,镇台震怒严惩婢女,婢女逃进书院求救,镇台派人追至,书院掌教谢宝仗义执言,门前挡驾,并机智地乘夜将婢女送出城外,使张日文与婢女终成眷属。琼台书院随着《搜书院》而蜚声海内外。

      1895

  2.6琼山学宫大成殿

   琼山县学宫位于海南琼山府城街道文庄路。琼山县学宫又称为琼山学宫、琼山文庙、琼山孔庙、圣公庙等。据清朱为潮撰《琼山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代,原设在海口浦,历史上多次迁移位置和重修扩建,学宫现今仅存大成殿,属于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时琼山学宫在海口浦,即今海口市。

  明代洪武四年(1371),琼山知县李思迪迁建于府城东北东坡书院内(即今苏公祠)。九年,知县陈概又迁建于府城南郊。迁宫后的第一任教谕赵谦,原是国子监典簿,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儒,明太祖朱元璋、阁臣解缙等当时人物,都十分敬重他。他任教谕期间,为造就海南人才出了大力,被誉为海南圣人”。琼州府还特地在县学宫的西边筑考古台,让他在那里研究学问。在通往学宫的大路口,赵谦书写的道义之衢”牌坊巍然屹立。成化元年(1465),重修学宫时,出身于县学的丘浚,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为重修写了一篇《琼山县儒学记》,立于文庙中。

  弘治十一年(1498),广东按察司副使陆渊迁建于府学之西,即今遗址。迁建后的县学宫居于城内闹区,靠近府署,接邻府学宫,方便了生员习礼和各种庆典活动。

  迁建后的县学宫有明伦堂、两斋、泮池、官舍等建筑。正德元年(1506),增建学舍20间。嘉靖三十年(1551),教谕陈汤、训导符山、李夔等人购置学田并建亭舍。三十三年(1554),知府张子宏、推官徐邦佐等改建县学文庙于明伦堂之西,郑廷鹄有记。三十五年(1556),训导黄子禄建启圣祠于文庙后。万历元年(1572),知县文以进凿泮池于棂星门内。七年(1578),重修,海瑞有记。二十一年(1592),教谕梁尚道、训导程士章、何其名改建明伦堂,并修泮池,棂星门。三十三年(1605),地震,庙堂尽圮,署知县通判吴伟捐修。四十三年(1615),训导陈汝言请准建启圣、名宦、乡贤和考古祠。

  清康熙六年(1667),巡道马逢皋捐俸重建殿庑及明伦堂。十一年(1671),强台风,各祠石柱皆折,墙垣倾圮。十四年(1675),佥事范养民、知县茹铉等官员捐俸复建。十八年(1678),复圮,翌年春,海寇谢昌、杨二攻破海口城,府城危急,兵丁搬泮池石柱及垣墙石护城,使县学宫变成平地。二十三年(1684),副使程宪、知府佟湘年、知县朱王比、教谕卢启运等人出廉复修。此后几年,连遭暴风,县学宫连复连圮,地方财力耗费颇大。四十四年,又遭风灾,知县王贽集绅衿设法捐修,巡道焦映汉、学道翁嵩年、知府贾棠等人为琼山县学宫的复建出过大力。

  雍正十年(1732),知县余宏仁重修学宫时,改明伦堂为崇圣祠,别建明伦堂于祠之东。乾隆四年(1739)、六年(1741)连遭台风,学宫坍塌荒废。八年(1743),知县杨宗秉详项重建,将原在崇圣祠左右的名宦祠和乡贤祠移建于大成门侧。三十二年(1767),台风又毁坏殿庑。三十五年(1770),知府遭槐、知县秦其火胃同意乡绅吴位和等人的请求,将大成殿迁建于鼓楼东边原钟楼废址(即今遗址),知县汪后土有记。嘉庆四年(1799),署知府李戴春、知县蔡升同意乡绅请求,购买附近市民房屋4间,移崇圣祠至后大街,移大成殿退后3丈。道光二十年(1815),知县金树本购买东西民房扩建两庑,并修大成门。二十七年建忠义节孝祠于大成门外左右,改大门为东西两门。

  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琼山名士林之椿、曾对颜、粘世王召、王国栋、柯玉珊、王骏声、孙生英等人发起重修,这次修建工程浩大,是琼山学宫历史上最后一次重修。正当升梁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怪风,将梁吹折,当时人们都感到诧异,做了不少法事,才于九月接着建造。这次重修学宫移大成门入大成殿阶前,又新建名宦祠、乡贤祠、孝悌祠,补建赵谦祠于名宦祠之前,改建节孝祠在孝悌祠之旁,添建尊经阁于崇圣祠右。文庙外边,东为圣域门,西有贤关门。由圣域门入礼门,礼门内正阶而上是美富门,赵谦祠就在美富门正中的台阶之上。转过赵谦祠的台阶,便到大成门正阶,大成门东边便是名宦祠;如从西边的贤关门进入学宫,则经义路门、仰止门,仰止门内正中的台阶之上便是孝悌祠,转过孝悌祠台阶而到达大成门的正阶,大成门的西边是乡贤祠。进入大成门,对面便是大成殿,殿前两边是东庑和西庑,殿后便是崇圣祠。这次修建,时历一年,规模宏大,更为完备,共占地64000平方尺,共花银12000多元。乡贤王国栋有文记其事。

  这次重修的大成殿正中的神幄中,高高地树立着孔子的牌位,牌高2.37尺,宽0.4尺,厚0.34尺,朱底金书,孔子牌位东边向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子思两个牌位,西边向东分别是宗圣曾参,亚圣孟轲两个牌位。神幄的东边西向,供奉着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等先贤的神主;东边向西边有: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等六位神主。东庑西向供奉着40个先贤牌位,其中有宋代的周忄享颐、程颢、邵雍;还有先儒38个牌位,其中有孔安国、毛苌、郑玄、陆贽、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杨时、李纲、张木式、陆九渊、真德秀、文天祥、方孝孺、顾炎武等。西庑东向先贤39位,还有先儒37位,其中有应邵、董仲舒、许慎、诸葛亮、韩愈、韩琦、胡安国、李侗、吕祖谦、袁夔、魏了翁、陆秀夫、王守仁、王夫之等。

  名宦祠奉祀历代琼山县的名宦25人。乡贤祠奉祀琼山县历代名贤53人,这些乡贤的事迹,府、县志上都有记载。

  雍正八年(1730),琼山县学宫奉旨立学宫卧碑,上刻规制,约励生员。

  学宫庙顶九条脊,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原有后殿、大成殿、东庑、西庑、棂星门、丹墀等建筑,十分雄伟壮观,为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占地面积最大时500尺,横128尺,面积64000方尺”。

  琼山县学宫今仅存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顶。梁架结构为七架木结构式,梁檩之间雕刻精美的龙狮、莲花、卷云、纹刻,庄重典雅。琼山县学宫大成殿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泰华庵

  泰华庵位于“郡城大西门草芽巷”,幽幽古道,明清民居建筑栉比鳞次,06年我曾陪同我国著名民族建筑、文物专家李瑞森先生到府城泰华庵参访时,李瑞森先生曾踌躇驻足,连连惊叹。泰华庵就立身于这明清民族建筑之中。据 90 年代中期,在泰华庵墙体中挖掘出的 《 常住碑 》 记载,泰华庵“逎自先人肇造”,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证。广章“寂禅迨后” 12 岁时出家,“削鬓投慈于城外清源之庵”,“兹值风雨飘摇神庵洒壁垣崩塌”,广章四顾心伤。“乾隆五年,驰走于间苦募数载”。尼众“竭力募化,十方不辞幸得信众布施置买土名黄铁田斗贻作此庵常住,并铸佛前香案,金制神人。直至乾隆二十一年菊月乃得整齐神像,并固上下庵垣,敬持晨钟暮豉。”

  世事沧桑,风云变化,在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泰华庵饱经风霜雨雪,几度遭遇香火泯灭而又复燃的兴衰起伏。1940(民国二十九年),曾有泰华庵重建的记载见诸史端,但之后道场曾一度沦为民居。2000 3 月,经报省政府批准开放。泰华庵失而复得,僧宝入住。在新任主持释成道法师的带领下,十方僧众克服时艰,重修百年老殿,礼请佛像。三百多年不绝的泰华庵香火终于得以复燃,重修落成之日,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净空法师送来题联:真诚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重建泰华庵有殿堂、横廊、僧寮、客堂、五观堂、庭院,占地 456 . 74 平方米。虽说拥挤,但也整齐清洁,道场庄严。 2003 年,海口、琼山合并,泰华庵归属海口管理。泰华庵现有常住尼众20人,大专院校毕业的有 8 人(其中硕士 1 人),佛学院毕业有 9 人,具有较高的佛学知识和参修水平。

  泰华庵深藏于府城草芽巷,得幸于远离喧嚣的闹市,一方佛门净地,是清心寡欲,一心诵经修行的好道场。又因管理规范道风淳正, 2003 年被评为“五好”宗教场所。泰华庵名声在外,就连北京、西安、东北甚至国外的香客都逐名而来。香火逐年鼎盛,窄小的道场已远远不能满足虔诚信众前来礼佛的需求。 2006 年,海口市政府划拨位于灵桂公路左侧尚贤村附近11亩多地和 30 万元给泰华庵易地重建。自此又历时5年,成道法师带领僧众及护法居士,几经磨难,在一片荒芜之上建起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念经堂、五观堂、客堂、图书室、僧寮、居士寮、藏经楼。一座功能完善,全省最大的比丘尼庙宇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2.8天宁寺

  天宁寺建于宋初的宋太祖赵匡胤统治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太祖并崖州于琼州,改振州为崖州,合称“琼崖”;到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琼山县治和府治先后迁至府城,使府城成为全岛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位于府城的天宁寺,此时便成为海南第一禅林和全岛最大的佛教中心,从此香火旺盛,香客信徒满门。但由于接下来的宋、元战乱,琼岛民不聊生,天宁寺一度破落。

  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元朝统一中国后,至治元年(1321),时为亲王的图帖睦尔因宫廷内争,被皇帝放逐琼州,潜邸就在琼州城城南(今府城)。由此成为众多渴望北还的历代罪臣贬官中独一无二的皇亲贵胄。文宗被流放海南岛时不足20岁,求偶心仪女子青梅不得,心情黯淡,便到定安游玩。到南雷峒时住在峒主王官家,王官礼遇周到,还为之出三百金以聘青梅,使他终于遂了心愿。后来他常到天宁寺参拜,对该寺和海南的诸多人和物都怀有深厚情感。后来图帖睦尔继承了皇位,成为历史上唯一到过海南的皇帝。

  元天历二年(1329),刚刚登基不久的元文宗图帖睦尔为感琼州岛民的值遇之情,便下诏拨款修葺天宁寺,并下旨将一度被改为天南寺的天宁寺恢复原名。除了修葺天宁寺之外,又修建了一座“普明禅寺”,以谢“上天垂祐”。

  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归拼神宇,琼州府设官专管其事,僧纲司按规定标准拆除了海府地区的无名寺庙,将其材料扩建天宁寺。扩建后的天宁寺有了更大的发展,拥有宏伟的大雄宝殿等殿宇及东西两边禅房、六祖讲坛等近百个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十分壮观。

  洪武三十年(1397),海南卫指挥桑昭捐资,在大雄宝殿前建二殿,使三殿对门,更显得庄严肃穆。其殿匾斋额一切题名均出自琼山县学教谕、著名学者、被誉为“海南圣人”的赵谦所题。当时琼州府官员迎诏以及官师学礼等重大庆典都在天宁寺进行。至明永乐(1403)年间,知府王修在山门上题“海南第一禅林”横额。引得天下名流高僧高纷纷慕名南游,无不留宿天宁寺,使天宁寺名扬四海。

  从民国六年(1917212日公布的“广东省琼山县古物调查表”中,虽说全岛有147处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天宁寺还保存有众多的宝物,其中价值连城的文物有碑碣类的明正统八年立石的重建天宁寺碑、金石类的有明成化十三年所铸的放置于大雄宝殿内的天宁寺铜鼓、雕刻类的有宋代所雕的天宁寺佛像和铜像等等。特别是一尊高达八尺多、庄严敦厚、置立于西边旁殿的铜佛,因佛像的腰间带皆由宋时铜钱连络而成,是可见证宋代铸像之法的国宝。

  文革时期,在“破四旧”的逆流之中,与全国一样,远在海之南的天宁寺同样没有逃脱这场中国文化遗产空前浩劫的厄运,而且被红卫兵“破”得十分彻底——所有文物荡漾无存,现在的海南省、海口市博物馆馆藏品中均无一件天宁寺文物。

  真正的天宁寺已经消失近半个世纪。其故址在今府城镇建国路北侧的琼山人民医院后面,临街是红城湖路。如今的天宁寺是大寺完全被拆后,附近群众捐款在原址旁边建起的一个小庙,仅是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平房而已,看管的中年妇女说,是集体分给她公公的,她公婆先后过世后,就由她每天凌晨烧香祭拜一下,总是担心公家会收回。庙里除了捐建芳名碑和两个后来仿造的小佛像,几乎别无它物。

  现在尽管网上仍旧把天宁寺当作海口的景点,还绘有与五公祠一路之隔的详细地图,标明到达的各路公交车站点,但是到场的人都有“上当”的感觉,有网友说“其实很小一个,主要就是一个佛龛,在街边上,有个垫子可以跪下拜拜,车水马龙的街上有这样一个寺,也算是风景了!”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路过,看到的就是一把锁以及铁栅门内龛台上随微风轻晃的香火与烛烟。

  或许,当年元文宗拨款时没想到天宁寺会有这样凄凉的结局,李纲为何一到海南就去天宁寺的谜底也永远难以解开。

   

  2.9鼓楼街的三圣宫

  三圣宫始建于光绪十三年,1993年重修。里面供奉三圣娘娘、救驾元帅、火雷娘娘、泰华三仙。

  鼓楼街因府城鼓楼而得名,这是一条链接文庄路穿过府城鼓楼的古老街道。在鼓楼的南边大约100多米远的街边有一座占地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庙,叫三圣宫。这是鼓楼下街20多户人家供奉的村庙,大约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这里供有三圣娘娘、关老爷。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是这里的公期,街道上供奉三圣宫的居民们会聚集到庙里举行庆祝活动,今年的公期活动从正月十一开始,要举办一场祈福消灾迎新春的道教法事以及演出两场琼剧。据街坊说原来他们活动也挺多的,有舞狮舞龙,但是由于这街道人太少,而活动花费太多,光两场琼剧已经2万多花费了,请不起,就省去了一些活动。

  公期活动的活动经费一般由供奉该庙的居民捐款筹集,钱是按户按丁来算人头平摊的。另外街坊们一般都会按自己能力在公共分滩费用基础上再捐多些,这些钱财作为公共款目每年都会用红纸书写登记,然后张帖在庙里公示。

  道教法事:道教法事又称为斋醮科仪,海南话俗称“做斋”,这是一种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宗教活动。道教在海南对民间影响非常深入,几乎是每个村庙所供奉的神灵峒主公等都是道教的神灵,所举行的法事也都是道教法事。

  法事一般由修行持道的法师来举行,配以法坛、表文、符咒、法器、乐器等,通过说唱念舞等仪式与神灵沟通,借神力、通鬼神,达成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的宗教活动。所以在民间,如有重大事件无法以普通手段解决,普通民众都会以举办斋醮法事对自己所期盼的事祈求之,以达到消灾避祸的目的。

  道教法事的一般程序:设坛、上供、烧香、升坛。礼师存念如法,高功宣卫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奏乐、献茶、散米、步虚、赞颂、宣词、复炉、唱礼、祝神、送神。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使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等八音乐器演奏乐曲配合。乐曲随法事的进展而有不同的节律、曲调与之相配合,跟琼剧类似。

  在海南本地也把这种跟琼刷类似的法事称为唱斋戏,有人说琼剧就是从斋戏发展来的。

  2.10达士巷古道

  达士巷古道位于琼山区府城马鞍街与云露路之间的马鞍街97-1号。明清时期多为名流绅士、大户人家居住之地,便称达士巷。这是一宽23米、长近400 的石板小道。经过百年风雨冲刷,无数脚步的踩踏,石板被磨得有点光滑。 达士巷全长410米,建于明清时期。

  明代进士郑廷鹄就是出自达士巷,他的家就在达士巷的边上,如今祖屋因多年失修,已破落不堪。他成名之时,达士巷也叫郑家巷。此外,还有在明、清学术界被尊为“岭南巨儒”的明代户部侍郎钟芳晚年就定居在达士巷内。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王国宪的祖屋也在此巷中,他终生致力于创办学堂,是琼山中学和琼海中学(海南中学前身)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海南书局的创办人之一。

  2.11达士巷的康皇庙和马皇庙

  康皇庙原址在琼山小西门马街前,雍正年间迁移达士巷,道光年间邑人生员杨华倡议,捐资重建。1953秋遭台风损毁,上世纪90年代重修。

  马皇是民间供奉马的保护神;而康皇庙是纪念力抗金人而战死疆场的宋朝忠臣康保裔。1950年代,康皇庙被台风吹倒,后重修时移建与马皇庙在一起。每逢祭祀,庙里香烛缭绕,演戏奏乐,热闹非凡

  2.12北胜街古道

    走出绣衣坊北门,马路对面便是北胜街。古时候,北胜街南路口就是古代府城的北门。出北门经北胜街便可通往海口及琼州海峡,因此北胜街成为一条古老而重要的连接海府地区的交通通道。

    明时,沿海一带常有倭寇、海盗上岛进城劫掠百姓。守城官兵多次在此地打击来犯之敌,取得胜利,因此北门外的这条街后来被称为北胜街并流传至今。

  现在的北胜街,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虽然古旧的民居依然存在,但更容易发现的则是新盖的钢筋水泥小楼,这些显得有点刺眼的建筑几乎完全淹没了老街原有的风貌。专家指出,琼山府城传统民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百年古庙保财运

  今日的北胜街安身僻静之所,少有车辆进出,可在古代这里却是一条货品交流的通道。据巷中的老人回忆,这里曾经是独轮车的海洋。从府城出北门经北胜街前往海口的商贾或购买商品的居民,雇用独轮手推车装运货物,独轮车浩浩荡荡行进在北胜街的石板路上,川流不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小巷中也就遗留下独轮手推车辙的深沟痕迹。

  自明朝开始,这条石板铺就的古道承接了多少独轮车夫辛劳的汗水,承载了多少琼州人的财富梦想。二十多年前,由于要改造下水道,北胜街由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昔日流金淌银的财富要道也因时代的变迁成为一条偏僻小道,只有那些传说还在流传。

  位于北胜街30号旁的赵公庙,也同样体现出府城人民崇奉财神保佑自己发财的愿望。赵公庙中供奉之神为赵公明,晋代时已出现在《搜神记》中,他是个冥神。到了明代,赵公明被封为“正一玄坛元帅”,这是他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的来历。这时赵公明的面目已焕然一新,他不再是冥神,而是能帮助做买卖者求神盈利的财神爷了。

    赵公明成为财神爷初期,其知名度并不高,他是因明代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的大肆渲染描绘,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此后,赵公明元帅手下便有了4位正神“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听从他差唤。赵公明直至明代才成为财神,几百年来,府城人对它毕恭毕敬,香火不断,则是想神灵保佑自己富起来。该庙宇被居民一直保存下来,1953年因特大台风倒塌,1989年重新修建。

  轰轰烈烈抗倭魂

  如果将绣衣坊比作满腹诗书的秀才,侧面见证府城悠久的文化历史,那么北胜街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不屈展示,见证了琼岛人民的勇敢坚强。站在鼓楼之上,向着北胜街望去,遥想当年铁盔皮甲的士兵也是在鼓楼上敲响警钟,官兵百姓拿起武器,涌向府城北门。城门大开,金鼓大作,杀声震天,炮声隆隆,英勇的琼州儿女杀出城区,所到之处,海盗、倭寇丢盔弃甲,仓惶而逃……北胜街这个带着骄傲与自豪的称谓,记载着用英雄碧血镌刻而成的历史。如今的北胜街,表面看上去略显单调,街道两边只有零星的小店、旅馆、发廊。街道中的几张台球桌,给这条静谧的古街道增添了几分活跃的气氛。也许历史的印记已经模糊,但人们仍能在北胜街残留的古迹中寻找历史遗韵。

  与其他老街一样,北胜街内也有不少颇为有名的古井,其中龙神井最为有名。

   龙神井位于北胜街赵公庙东侧50米,在一个茶点店后面的小巷内。该井凿挖于明朝,井围为石砌,呈六角形,井旁立有龙神井石碑。该井水甜清凉,北胜街的居民如今在井中安上了抽水装置,仍然作为日常用水使用。

  在北胜街与红城湖路交叉口的路对面,还有座玉皇三清宫和陈公庙,被列为琼山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三清宫前身是天庆观,亦称玉皇庙。三清是道教的尊神,是二宋一明的道教文物。该三清宫原址于五公祠对面,位于府城北胜村。由于时光变迁,该宫已遭到损坏,仅存三尊大型石雕像。每尊像高2.1米,约重3吨。为了保护好历史的文化遗迹,当地村民于20045月重建了三清宫。

  2.13五里官道

  五里官道位于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委会涌潭村和坊门村以及新坡镇云庵村、卜宅村、何村境内,修建于明万历辛丑年(1601)

  明代中晚期,云庵村的林杰、卜宅村的曾鹏、何村的何其义先后科考中进士,一时轰动了琼州各地。琼州府为了表彰三名进士旷世功名,达到奖励前贤,激励后学,拨资发动民众从何村至卜宅村和云庵村五里之地用石板铺路,成了世代民众传颂的官道”。

  五里官道是海口目前保存最好、年代最久、距离最长的官道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14绣衣坊的晏王庙

  绣衣坊位于府城大西门外,南向马鞍街,北对北胜街,接壤小北门,人们俗称北门街。绣衣坊形成于南宋,发展于明朝,兴盛于清代康乾年间,直到清末民初仍然商机勃发,闻名遐迩。

  晏公庙位于绣衣坊67号,始建于明代,距今有500年的历史。现存的晏公庙于1981年重修。占地约300平方米。院内有一枇杷树,枝繁叶茂。大院南边立有晏公庙碑序和重修晏公庙万世流芳石碑。晏公庙外柱楹联书写着“关圣帝征吴封魏,晏侯王卫国庇民”对联。

  庙门联写有“精忠扶汉室,平浪庇庶民”对联。庙内供奉晏公和关公神位,街坊居民四时奉祀,永沐神恩,香火鼎盛,历时不衰。这里祀神时是威严肃穆之所,平时属老年之家,为街坊居民休闲聚集的场所。

  2.15海瑞故居

  海瑞(1514~1587),琼山人,号刚峰,生性峭直严厉,不肯阿上,又清苦自律,力摧豪强,厚抚穷弱,所以深受百姓拥护,而经常触忤当道,曾经三次丢官。一度入狱。他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海瑞一生刚直无私,洁身爱民,砥节砺行,诲瑞去世后,身无分文,连为其办理丧事的钱也是大家捐集而成。发丧时,农辍耕、商罢市,号哭相送数百里不绝。后来赐谥号忠介”,百姓称他为“海青天”。其志节始终为后人景仰。著作辑为《海瑞集》。

  海瑞故居位于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红城湖路,这是一座纪念性的仿明代海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群,海瑞并没有在此住过,真正的明代海瑞故居原址就在附近,现今并无建筑资源。新建海瑞故居建筑形制也和原来的有所不同,因此应当叫做海瑞纪念馆更为恰当。

  现今的海瑞故居为1997年琼山各界筹资重建。重建后的海瑞故居由前厅、正堂、后屋、书斋、花厅、书童间、杂用间、厨房等单体建筑组成,于海瑞诞辰480周年之际落成,对外开放。1998年列为琼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5月,增建广场、雕立塑像、牌坊等,总面积为3300平方米。20031月,又完善了其附属设施。这里已成为后人敬仰先贤的凭吊场所,为成一处继承传统文化、廉政勤政为民的教育基地。

  2.16丘浚故居

      丘浚,字仲深,号深庵、玉峰、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我国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他同海瑞被称“海南双壁”,是海南老少皆晓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生于永乐十八年(1421年),幼年丧父靠母教养,勤奋攻读,聪明过人,童年时就有诗名。明未清初大诗人钱谦益编《列朝诗集》,曾选入丘浚的诗,并在小传中说,丘浚“七八岁能诗,敏捷惊人。生平作诗几万首,口占信笔,不经持择,亦多。”

  丘浚故居是是海南省海口市仅存不多的历史文物古迹之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金花路三巷9号。又名“可继堂”。故居一室二房,以黄棱木建造。附近有“藏书石室”遗址,为丘浚藏书处。管理单位是海口市博物馆。

    1996年,丘浚故居和丘浚墓(位于其故居4公里外,建有石雕俑群等建筑物)一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丘浚故居“可继堂”

    丘浚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规模最大时,有“丘氏十八屋”之说,现存大门、前堂和可继堂等单体建筑。丘浚故居是海南现存年代最早、工艺水平最高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丘氏24世嫡孙丘仁义深明大义,将其祖居捐献给国家。1994年经中央、省、琼山市拨款130多万元大修,接原貌复建,总占地面积0.95亩,其中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故居坐东朝西。故居大门门楣上端刻有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学家)题写的凹陷金字宅名“丘浚故居”。过了不大的庭院便是前堂,前堂之后是可继堂,两堂之间南北两侧是厢房,原是丘氏家人做饭储物的场所。可继堂之后,是丘浚建的“藏书石室”、“愿丰轩”等建筑。前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通高4米,通面阔12.9米,通进深3.6米。明间两侧是厢房,属起居卧室,据传丘浚就诞生于前堂左厢房中。可继堂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通高6.6米,通面阔12.9米,通进深8.5米,明间梁架用十架椽,是现存最大的丘浚单间故居。厅堂正中置放有一尊丘浚的金色坐像,两边分别为“勤俭持家”和“诗书继世”的楹联。

    故居“风水墙”

    丘浚故居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木结构建筑是海南现存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其风格是如今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明代“月梁穿斗”式建筑。在当时,此建筑结构精美,尊卑有序,反映了当地达官宅第的规模和水平。经考证,丘浚故居现存建筑的主题结构仍是明初创建时的原构、原物。其中,左厢房中放置着的一张卧床,是完好保留下来的原版原貌的丘浚及其父母睡过的卧床。

    据了解,丘浚故居唯一的一次大修缮是在公元199210月至公元199511月。此工程被称为“丘浚故居保护维修工程”,该工程也是海南民居保护的开端。此次大修在遵循最大限度的保存原年代建筑风格、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补梁,并对瓦顶、围墙进行了修缮。

    故居院门口上方悬挂着的“丘浚故居”几个金色大字尤其引人注目。据介绍,这四个字为国家文物局著名古建筑专家、书法家罗哲文所题写。在院门口的旁边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顺着一条石砌小径走入庭院,庭院内小径两旁郁郁葱葱的绿草让人不忍去踩踏。再往里走便是前堂,为当年家仆居住的地方。再进去就是着名的“可继堂”,相传丘浚的父亲丘传是独生子,在丘浚和丘浚哥哥丘源年幼时去世,兄弟俩由祖父丘普抚养,祖父百感交集手写楹联“嗟无一子堪供老,喜有双孙可继宗”,横批“可继堂”。可继堂神案上供俸着一尊丘浚的金色塑像。堂内摆着4张太师椅,神案供桌和椅子上雕着精美的图案,技艺精湛。

    可继堂两侧为厢房。据说,左厢房是丘浚父母和其小时候的卧室。右厢房为接待亲朋宾客的客房。可继堂后还有两个小厢房,为丘浚的两个女儿所住。如今,丘浚传人每年年底回来祭祖已成为一个传统。

    丘浚谢世后乃至清代,可继堂风光不衰,故居门外的华表,朝廷旌建丘母李太夫人牌坊,吸引众多行人观瞻,可继堂成为金花村乃至海南人的骄傲。

  民国以来,海南政局动荡,战火不息,丘浚后人四处谋生,其故居呈现衰败气象。解放后,府城地区人口逐渐增多,昔日丘宅门前宽阔的空地,已被居民住房所覆盖。华表和牌坊已荡然无存,丘浚遗物,包括皇上恩赐的龙碗、玉簪、朝笏、文稿,墨迹、绘像等,也已不知去向。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丘浚故居已破败不堪。19946月,琼山市人民政府对丘浚故居投资130多万元按现存原貌进行修葺,1996年修葺一新的丘浚故居免费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1996年,丘浚故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2.17吴典故居

  吴典故居位于海南省海口府城镇草芽巷小雅巷4-1号,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群:一处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的清代宅院,包括四座格局相同、走向一样、建筑风格一样的大宅院。

  吴典故居,是琼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琼山市人民政府199811月认定。

  吴家大宅属海南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原有四座路门,每座路门之内,各有一排正屋3间,共有20多间房,为府城占地最大的一家民宅。除了四座和第一座宅院保持得比较完好外,其余两座已经面目全非。这第四座是吴典故居群中保持得最为完好的一栋,约占地1200平方米,南北走向,一共四进。门上考究的雕花,柱梁的坚实耐用,石砖细腻的纹理,庭院的开阔,屋脊的龙飞凤舞,是清代海南宅院的活化石。

  吴家大宅异常牢固,建成以来经历了台风摧残、雨水淋洒,却连一条檩一根桷都没换过,保持原貌不变。梁柱乌黑发亮,可见当年材质的上乘。原先气势非凡的吴家大宅院,在日占期间曾被日本人当做马厩,地板砖上依稀可见被马蹄踏碎的裂痕。

  第二座宅院右边房门紧闭的上厢房,是吴典出生的房间。吴典中进士后,在府内加盖宝墨楼”、赐砚堂”等,但几经战乱,早已荡然无存。

  吴家大宅大约于1740(乾隆五年)大体完工,后世屡有增建。

  吴典(1740-1789),字国猷,号学斋,府城人。自小颖异,15岁中秀才,1765(乾隆三十年)中举人,1769(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四库全书馆分校官等,参与纂修《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的补遗工作。1786-1789年,任琼台书院掌教。

  吴典一生除了尽心编纂《四库全书》,出任琼台掌教,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外,他为乡里所传诵的是他一辈子不遗余力奉行的善行。他筹款在北京建造琼州会馆”,为恩师周继才家乡架桥;辞官回家乡后,到母校出任琼台书院主讲、创办珠崖义学、开设医院、集资修复文明楼,等等。吴典像传说中的贤人,用他的德行,播撒他对故乡深情的爱。他不求闻达,声名却在民间久久流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