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美舍河中游历史文化资源(二)

录入:     www.mjhk.org.cn     2017-11-24 10:06    阅读次数:

  目录

2.18郑廷鹄故居

2.19五公祠

2.20攀丹村四大胜景

2.21西洲书院

2.22大悲阁

2.23明昌塔遗址

2.24邢氏祖祠

2.25黄忠义公祠

2.26王国宪故居

2.27吴氏民居

2.28三清观大型石雕像

2.29林文英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及林文英烈士纪念亭

2.30中山亭

2.31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2.32刘秋菊纪念园

2.33风栖堂

2.34胡文虎游泳池

2.35海口中山纪念堂

2.36龙岐村伏波

   

美舍河中游历史文化资源

    2.18郑廷鹄故居

  郑廷鹄故居原位于海口府城朱云里183号,自明代起便世代居住于此。因朱2008年朱云路扩建改造拆除。现在其后人在忠介路283号把他的遗留房产作为供奉之地。

  郑廷鹄(1505-1563),15岁受业于名师海贞,与丘浚曾孙丘郊、丘祁同学。海先生见其奇才,遂以女妻之。嘉靖七年(1528)举人,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礼侍郎、吏部给事中、工部左给事、江西督学副使等职。在达士巷还有郑存礼,琼台书院著名掌教王国宪,进士钟芳等名人的家宅。

   

  2.19五公祠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海南第一楼

  五公祠为楼阁歇山顶建筑,建筑面积498.88平方米,12.26,后墙柱处砌墙,其余三面辟为廊,整座大楼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撑,其建筑风格有鲜明的海南地域特征,带有南洋建筑的痕迹,也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五公祠正门悬挂“五公祠”的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落款署:“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楼内大厅挂“安国危身”横匾。楼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公史迹,大厅圆柱挂楹联二副,其一:“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原为民国观察使朱为潮一九一五年撰联,著名学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於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首级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原为民国广东学使徐祺撰联,著名学者商承祚一九八一年重书。楼上大厅圆柱有楹联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宁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由清朝海南举人潘存撰联,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为民国琼崖镇守使黄志桓撰联。这些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雄姿勃发,充分表达了五公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

  五公祠历代有重修,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曾主持修缮。解放后,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广东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对这组古建筑进行修缮。五公祠(海南第一楼)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是在200210月,由国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处共同出资对其进行抢救性的维修。抢修后的海南第一楼,光彩夺目,焕然一新,再现了百年古楼的风采和雄姿。

  五公祠之所以称为海南第一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规模和所奉祀的五公他们高风亮节的品德在当时都堪称第一。

   

  观稼堂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朱采在修建五公祠时,又重修了观稼亭,并改名为观稼堂。在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五公祠左附观稼堂,循旧例藏琼崖历代名贤文物遗著。自此观稼堂也就成为海南文人学子品茶赋诗与进行学术交流的地方。

   

  学圃堂和西斋

  朱采当时增建学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于兴办学堂,讲学明道,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据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右侧建学圃堂,聘海内硕儒讲学其中,又建横宅一连四间,名五公精舍,为学子研习之地,本道契五公,教兴后学之意。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在《重修五公祠记》也记载:五公精舍仿学海堂例,选全琼庠生,秀才三十名,研习经史词章之学,聘宁波郭晚香在学圃堂讲课。郭晚香浙江宁波人,晚清著名学者,朱采在建学圃堂和公精舍后,向当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推荐聘请郭晚香来琼讲学,他来琼时带来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献书籍,置于海南第一楼上,学圃堂就是他当时讲学的地方,五公精舍和东斋分别是学生和老师的宿舍。郭晚香在学圃堂讲学不久便病逝,因后继无人,诸学生便由朱采保荐到广州的学海堂继续学业,五公精舍便用于收藏郭晚香的遗书和典册,民国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为五公祠图书馆。

   

  苏公祠

  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他北返后,海南学子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入饮酒赋诗,进行学术交流,怀念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该处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基础上开设东坡书院,大书法家赵孟頫为之题匾。书院几经变迁,至明初毁废,但遗迹尚存。明万历45年(1617年)琼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书院为苏公祠,奉祀苏东坡与其子苏过。清顺治、乾隆年间又对该祠进行重修,光绪15年(1889年),朱采在修建海南第一楼时对苏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门等建筑。现在的苏公祠基本上是光绪年间建修的规模。苏公祠山门口陈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苏公祠时的原物,山门口悬挂明太祖朱元璋赞海南诗句南溟奇甸横匾。苏公祠正厅陈列着苏东坡及其子苏过和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大厅圆柱悬挂民国四年(1915年)由朱为潮撰联,现代著名书法家麦华三重书的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一付。

   

  泂酌亭

  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因苏东坡指凿双泉而建。当时琼州郡守承议朗陆公品赏浮粟泉水后,赞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经常邀请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赋诗。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东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时,陆公邀苏东坡为亭命名和赋诗,苏东坡欣然命笔,即席写了《泂酌亭诗并叙》:琼山郡东,众泉觱发,然皆冽而不食。丁丑岁六月,予南迁过琼,得双泉之甘于城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味异。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名之曰泂酌。其诗曰: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一瓶之中,有渑有淄。以瀹以烹,众喊莫齐。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既味我泉,亦哜我诗。明朝该亭被毁,清乾隆年间,琼州学使翁方纲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该亭。现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时的风格。清代海南学者王国宪重刻的《泂酌亭诗并叙》现陈列在五公祠碑廊里。

   

  浮粟泉

  苏东坡在五公祠留存遗迹及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琼时,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这时间他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并亲自指凿双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满。民国初金粟泉被毁,余下浮粟泉。清乾隆58(1793)琼州太守叶汝兰品饮该泉后,感觉水质甚佳便为该泉题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谷丰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为泉撰联:粟飞藻思,云散清襟,镶刻其旁。后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龙两字,该匾在文革期间被毁。浮粟泉历经近千年沧桑,从不枯渴,不论大旱或大涝水位都保持现状不变。传说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脚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断的冒出水泡,那么来年一定会财源滚滚,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区的财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会到此踏上几脚,祈求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并雇用人力或牛车把该水拉回家饮用。该水经化验属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粟泉亭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为纪念苏公双泉造福桑梓乡里而建。该亭在清代列为八景之一的苏亭蘸(Zhan)。粟泉历代有重建修,现在的粟泉亭系民国四年(1915)重建。因何修建粟泉亭有这样的传说:明万历四十年的一天,琼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祷雨,祷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并赞其水甘美,突然间雷电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认为是浮粟神龙显灵保佑,喜降甘霖,便决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纪念。施工时掘得一砖,上该有诗云泄尽先天秘,再修来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头人。旁落东坡行书款,翁汝遇觉得此事甚为奇异,便把砖刻揣回收藏。据考该诗是苏东坡初到琼时,借寓金粟庵时写的,由于当时他初来乍到,面对生疏的环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产生了佛家的思想,认为他会客死海南,于是写了这首诗,埋在该处,好让后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琼园

  民国四年(1915)扩建五公祠时增辟的一组园林古迹群。主要建筑有洗心轩与游仙洞。琼园两两字取:南溟奇甸,琼台胜境之意。1986年又在该园增建了五公庙和五公祠佛祖庙,供游客游览时参拜。

   

  洗心轩

  建于民国四年(1915),是一间亭榭式的古建筑,四周辟廊。正门走廊园柱悬挂朱为潮主持修建洗心轩时撰写的楹联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一水可曾将耳染,纤尘绝无上心来。这付楹联的来源包含着一个传说。据传朱为潮修建琼园时,应如何规划,同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他对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亲率同僚到实地勘察地形。众官又为此争论不休,加上正是酷热的响午时分,使得他烦躁不已,这时他走到浮粟泉边,叫随从取水止渴,并用泉水洗脸清热,突然间他感到大脑豁然一亮,琼园的规划在大脑中已清晰成形。他便决定在琼园建一中心建筑,并为之命名为洗心轩,以此告诉后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到此游一游,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将远离而去。洗心轩解放后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国期间的建筑风格。

  游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垒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据民间传说而建。据说宋朝年间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炼多年,总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梦中见到一神仙点化说:大海中有一神龟,在你垂暮之年访得此龟,并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后,他苦思不解其意,便决定外出云游寻访。苦经十多年,踏遍了东南沿海,总悟不到梦境中的神龟。有一天他来到雷州,听说苏东坡被贬在海南,便决定到岛上游一游,顺便结识和请教于这位大学者。一天,当他踏上这块神奇的荒岛时,他顿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梦中的神龟,于是他便到儋州拜访苏东坡,请教龟首在何处,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这位道士为苏东坡的博学所折服,而苏东坡也深被这位道士的精神与决心所感动,于是便告诉他说:琼州地形似神龟,郡城琼山是龟首。道士便辞别了苏东坡来到琼山探访他梦中的龟首。几经折磨他终于发现了现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牵梦迥要找寻的地方,于是他便在游仙洞这地方结茅苦修,他的意志与决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来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为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游而去,为纪念这位道士坚韧不拨的意志,民国四年朱为潮便在此建起了这座假山,并命名为游仙洞。

  两伏波祠与汉两伏波将军

  两伏波祠为纪念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是海南较早的古迹之一。海南最早建伏波庙是在宋朝,据《正德琼台志》记载:伏波庙在郡城北六里龙岐村。明万历四十五年琼州副使戴熹又在府城西边的教场演武亭建汉二伏波祠水久该祠被毁,至清朝先后有重修,雍正八年郡城文武捐修。清光绪十五年朱采主持修建五公祠时,把汉二伏波祠迁建在五公祠内,并改名为两伏波祠,同时增建了拜亭,民国年间和解放后该祠有几次较大规模的重修,一九八三年老一辈革命家廖沫沙同志在参观五公祠时,适逢两伏波祠重修竣工,应邀欣然为祠名题匾。

  路博德,汉代西河平周人,初拜右北平太守,汉武帝元狩四年(119),随霍去病征匈奴有功,被封为邳离候,堆去病死后,升迁为卫尉。汉武帝元鼎年间,南越国发生内乱,并反叛汉朝。汉时越族各部通称为百越,生活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北部,秦灭亡时,时任南海尉的赵佗乘乱天并桂林,象郡,自称为南越王,汉朝建立初时汉高祖刘邦对南越采取和协政策,使南越采取拉拢的措施,使赵佗自动改号,不敢为帝,对汉朝称臣,自此历经文、景、武三朝,赵佗称臣奉职,不断使人朝请,维护与汉初的和好关系。至武帝元鼎四年(前111),南越国出现内乱宰相吕嘉杀南越王越子兴,立王兄建德为王,起兵反叛汉朝,他传令南越各郡县,煸动民族情绪,抗击汉军。元鼎五年(110),武帝令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领军出桂阳(湖南郴县),下湟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领军出豫章(江西南昌),下横浦,征伐南越,次年杨仆攻陷寻陕、石门,缴获越船和积粟,进而挫改越军先锋数万。待路博德至,路、杨两军共围建德、吕嘉于番愚。杨仆攻击越军,纵火烧城,天明时城中南越将士尽投降缴城,南越王越建德与宰相吕嘉率数万部将逃入海中,乘船西去,路博德派军队乘胜追击,十月斩获建德、吕嘉,至此南越反叛平定。为加强汉朝对南越的统冶,路博德把其地设置了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儋耳、珠崖两郡就在海南的儋州与琼山。海南的设郡标志着海南从此正式列入中国的版图与封建中央政权发生联系。路博德的南征其意义和贡献是极其远深和重大的。南越的平定为边疆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九郡的设置,告别是儋耳、珠崖二郡的设立,确定了我国南方的版图,使封建中央政权开始对南疆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宋宣和年间立此碑 如今全国仅两块。

  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如今静静伫立在海口五公祠内。游人看到的文字介绍很简单,只知道此碑出生于宋朝,来自皇家。公元11198月,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在汴梁城中,用他别具一格的书法撰写了“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书成便令京师神霄宫刻碑永记,并以该碑拓样颁赐天下。“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海南同样拿到了诏书。当时琼州府天庆观拿到徽宗御书拓样后摹勒刻石,做成了我们如今见到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竖立于琼州府(时称琼管安抚司)北郊的万寿宫内。这碑经历了靖康之耻,元兵南侵,经历了时间淘洗,一直保存下来。到了清初,安置诏碑的道观已经破损不堪,到了清末遗迹也不复存在,可这碑依然完好。文革期间,诏碑存放在五公祠附近的“八一”厂内,被“造反派”当做“破四旧”的活靶子,肆意践踏。如今,碑正面依然能够清晰看到两个弹孔,那便是当年留下的印记。1983年,诏碑被转移到现在的两伏波祠内。199411月,被海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五公祠的镇祠之宝。据考证,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宋王朝“南渡”之后,宋徽宗诏书颁行天下的石刻几被毁尽。如今全国仅剩下两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一块存放于福建省莆田市元妙观三清殿内;另一块即在海南,而海南这块保存亦相对完整,实属珍贵。

  《万寿宫诏》碑文:   

     道者,体之可以即至神;用之可以挈天地;推之可以治天下;国家可使一世之民举,得其恬淡寂常之真,而跻于仁寿之域。朕思是道,人所固有,沉迷既久,待教而兴。俾欲革末世之流俗,还隆古之纯风。盖尝稽参道家之说,独观希夷之妙。钦惟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体道之妙,立乎万物之上。统御神霄,监观万国无疆之休。虽眇躬是荷,而下民之命,实明神所司。乃诏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严奉祀。自京师始,以致崇极,以示训化,累年于兹,诚忱感格高厚博临属者,三元八节。按冲科启净供,风马云车,来顾来飨。震电交举,神光烛天,群仙翼翼,浮空而来者,或掷宝剑,或洒玉篇,骇听夺目,追参化元。卿士大夫,侍卫之臣,悉见悉闻,叹未之有,咸有纪述,著之简编。呜呼!朕之所以隆振道教,帝君之所以眷命孚佑者,自帝皇以远,数千年绝道之后,乃复见于今日,可谓盛矣!岂天之将兴斯文以遗朕,而吾民之幸,适见正于今日耶?布告天下,其谕朕意毋忽。乃令京师神霄玉清万寿宫刻诏于碑,以碑本赐天下,如大中祥符故事,摹勒立石,以垂无穷。    

  宣和元年八月十二日奉圣旨立石

   

  2.20攀丹村四大胜景

  琼山府城东厢(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攀丹村,古称蕃诞、蕃蛋,俗称番东。

  唐代已有此地名,当时因濒临海边和南渡江入海口,本是蛋民聚居地,故名蕃诞。今属海口市振东区辖,分上丹、中丹、下丹村,沿琼山府城镇东门街一直伸延至海口国兴大道,村长约2公里。 

     

  青云桥

  攀丹村不仅唐氏人才辈出,而且有许多吸引人的胜景。胜景之一,是府城东门外青云桥(亦称东门桥)至攀丹村头的明代石牌坊表群。青云桥及青云路是佥宪汪尧章根据唐胃的建议修筑的。桥头高处耸立着唐胄书写阴刻的青云桥路坊,桥尾不远处是一片空阔地,竖立着名曰青云 进士 会魁 省魁 联桂 联壁 天衢等近10座牌坊,均为官府和当地士民为旌表和纪念唐氏进士、举人和名士而建。古时这里曾是琼山南渡江东岸各都图和文昌等县商民进入府城的必经之路,平时车马行人游客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形成几百年兴旺不衰的景象。

   

  古榕林

  其中有两株是迁琼始祖唐震亲手所栽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枝叶繁茂,苍劲奇特,风根飘摇,盛夏这里十分荫凉。当时府城许多名流常来此树荫下聚会,海内若干名士曾为古榕赋诗。在唐宅南边还有个著名的榕岗,岗上遍植榕树,已经成林,岗四周为藕池,为唐胄的父亲唐正修建,是他吟咏的地方。他喜欢和善于作诗,晚年常与诗友聚集岗上拈令吟哦,著有《榕岗集》4卷,府学教授庄文玄为之作序,明代王佐等名人也写了不少赞誉唐正的诗章。

   

  像池与竹根泉井

  唐胄父唐正在世时,曾于宅门之外开挖一大池种荷养鱼。唐正死后,唐胄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权被夺官居家近20年。在此期间,因修青云桥路和开阔宅门前道路而填平了父亲所挖的荷池,唐胃便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另挖一个像父亲原来所挖荷池一样大小的新池,池中筑小丘,四畔种上柏树和翠竹,为纪念生父,唐胃命名为像池,池边树有一记文石碑。攀丹村有竹根泉 峻灵泉 养桂泉三口古井,至今仍在饮用。其中竹根井为唐胄被罢官居家时所凿,井壁上所嵌一块石碑上,刻着唐胄亲笔写的直书竹根泉”3字。此井至今保存完好,尽管已用上自来水,但不少村民还经常到竹根井打水洗衣服和洗菜等。

   

  村庙和唐氏宗祠

  自宋至清,攀丹唐氏是海南的名门望族,累朝出名宦,居家多隐士,村庙和祠堂一直营修得富丽堂煌,地方官绅乡民常来瞻仰谒拜,香火不断。后因唐震后裔多迁岛内各地和海外,至今世居攀丹村的唐氏后代仅剩下十几户,只有每年清明节,海内外唐代后人才聚集到琼山狮子岭祭扫唐震、叔建墓和陶公山唐胄墓。村神庙已改成文化室,唐氏祠堂早已荒废。攀丹唐震世家,累朝兴学,教化黎民、传播文化,对海南、对国家功不可抹。文革的十年浩劫中,唐震、唐胄故居与西洲书院,唐氏宗祠,四景及十几座牌坊等文物惨遭破坏,后人应继承修复,并对文化古迹的丰富内涵加以发扬光大,这对古迹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利用是有相当大的价值。

   

  2.21西洲书院

  攀丹村是明代海南进士、户部侍郎唐胄的故里,“西洲”是他的号,唐胄曾在家乡办学和修志,现存最早的海南地方志———明正德《琼台志》,便是他纂修的。现在的“西洲书院”是在原来的基座上重建的,未曾挪移分寸。 “西洲书院”第一进建筑的石刻门匾有“唐氏大宗”4个楷体大字,被描上金水后更加夺目,右侧有一行直书的小字“道光二十九年仲春吉旦”,左侧为“合族重修”。“我们在重修过程中,找到了两件文物,一件就是这块牌匾,1849年重修祠堂的印记,至今163年。”海南唐氏会长唐锦钟告诉记者,“另一件时间更早,是乾隆丁酉年所立的《唐氏祠碑》,现放在第三进的廊下,择日再将它重树起来。”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唐氏大宗祠”遭到极大的破坏,很多文物被毁,当时有族人悄悄将这两块碑、匾埋起来,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找到和挖出。第二进为“西洲书院”,当年是作为学校性质存在,培养了许多家族内外的学子。据省文史专家王俞春介绍,丘濬、海瑞和王佐等海南先贤,都曾沾染攀丹唐氏的教惠,其中丘濬还是进士唐舟的女婿,海瑞曾与唐胄的3个儿子唐穆、唐秩和唐稼同窗共读。

  据查,“乾隆丁酉年”即1777年,迄今已有235年。也就是说,从1777年至1849年的72年间,海南唐氏至少两度重修祠堂。根据《唐氏族谱》的记载,“唐氏大宗祠”最早由宋末渡琼始祖唐震(1200-1275)建于1260年,后来又与其子唐叔创建“攀丹义学堂”,元代一度扩建为“攀丹义学书院”;明代正德初年,唐胄被削职还乡后,曾经掌教书院,不久后,当时的参议张简将“攀丹义学书院”更名为“养优书院”;正德十四年(1519年),琼州按察司副使王弘又将其易名“西洲书院”,并亲自题写匾牌。唐氏宗亲称,“西洲书院”是在原来的基座上重建的,未曾挪移分寸,希望能将它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胄墓”,以让后人更好地缅怀这位为海南文化、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贤。对此,海口市文物局负责人今天下午表示,唐氏家族在海南历史上声名显赫,仅有明一代,就从攀丹村走出6名进士,其中唐舟和唐亮、唐胄和唐穆为父子进士;因此,就软件和硬件而言,包括“唐氏大宗祠”在内的“西洲书院”,完全具备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该局将积极向省级文物管理部门申报。

   

  2.22大悲阁

  大悲阁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与美舍河交叉口的南侧,振东区白龙乡塔光居委会夏瑶居民小组的地域内,史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知府涂文奎给事许子伟为振兴海南文风,倡建明昌塔,附设敬事堂、文昌阁、关帝庙。後来(年代不详),僧一沥借“明昌塔”(已毁)的声望,自筹资金在塔旁建“大悲阁”,供奉千手观音菩萨,成为琼北地区推广佛法的佛教道场。三百多年来,大悲阁、明昌塔(已毁)与天宁寺(已毁)齐名,都是海南历史上最著名的古迹。 一九五六年五月,因存放在院内用於兴修水利工程的炸药意外爆炸,大悲阁被炸毁,夷为平地。仅资源明万历年间的“观文成化”和“臣许子伟稽首敬祝”两块残碑。一九九年,德高望重的孙邦逵老人倡议重建大悲阁,当地民众积极捐款,纷纷回应。转年冬季,装潢琉璃黄瓦的大悲阁重建工程竣工。建筑群含有弥勒殿、观音殿、敬香亭等,殿内分别供奉弥勒菩萨、千手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等佛像。院内树立一块《重建大悲阁碑序》碑,碑文详细介绍了大悲阁的历史变迁。据说近年扩修国兴大道时把大悲阁拆毁,将再仿造一个。现在大悲阁已经成为海口市区的在信佛信众中赞誉较好的清净寺庙。

     

  大悲阁平时的人不太多,僧人师父也不在,但是每天都开门(当然不要门票),可以进去拜佛上香,佛像旁边都是本地市民自发带过来的香、灯油,所以游客可以随意取香上香,不宜贪多,三支最好。我觉得最好放点钱到功德箱为好,一元不嫌少,是个香钱。每周日上午都会有放生活动,所以人多,有一位师父会从别的地方赶过来带领居士们念佛放生,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人很多,场面很庄重。放生仪式做完了会租车去附近的水库放生。每个人都可以去,但是想去的人得收5元钱车费,毕竟来回有1个多小时车程,佛经言,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每次我放生的那一刻的喜悦和兴奋难以言表。放生也可以不去,可以在佛堂看看讲佛理的书。我最喜欢看讲因`果故事的书,因为能让人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就像易经讲的积善之家常有余庆,积恶之家常有余殃。书可以免费借阅,看完归还即可。放生回来就到12点,寺庙供应斋饭,挺好吃的,吃完请自愿随喜斋饭钱

  2.23“琼州第一塔”——明昌塔遗址

       查阅清代《琼山县志》,有明昌塔,在城东北三里下窑村。明万历间,知府涂文奎、给事中许子伟募建在郡城北三里许,下窑村前等记载,即府城(古时海南的首府)东北1.5公里的下洋村附近,具体位置在现在国兴大道与美舍河交叉口的南侧(即通往海南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路口)。因毗邻下洋村,因此民间俗称该塔为下洋塔”。但明昌塔还有个名字叫“艮塔”,其名来于“许公(许子伟)建明昌塔于艮方,以补郡城艮方之不足”,可见明昌塔和海南绝大多数的古塔一样,属于风水塔。

       明昌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史料和清代乾隆年间杨瓒烈撰写的《游大悲阁明昌塔记》可知,明代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神宗派遣海南籍进士许子伟专程护送清官海瑞灵柩回琼,主持祭奠安葬仪式并守孝三年。在琼期间,许子伟向知府涂文奎提议建明昌塔以昌盛琼岛文风。涂文奎去世后,经继任知府李多见、翁汝遇的协力,“明昌塔”最终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建成。也有资料说建于明代万历二年,即1574年;甚至有资料说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1522年。但从该塔是许子伟护送海瑞灵柩回琼期间所倡建的缘由来看,“建于1597年”的说法显得更加合理。在海口民间传说当年海瑞的灵柩经船运至美舍河这一带时,曾在塔旁停留数日,府城百姓闻讯纷纷前去吊唁,但本人认为不可信,因为此时塔尚未建成。从宋代至清代,美舍河一直是海府地区的大动脉,大帆船可以从海口沿河直达府城东门。明代中期以后,因泥沙淤积,河床逐渐告浅。隆庆四年(1570年),被罢官回乡的海瑞,看到美舍河多年失修,河床淤塞,便向琼州分巡道唐可封提出疏浚美舍河的建议。此后,海瑞和唐可封亲自率领民众疏河,终于疏通了府城出海的水上通道。直到清末,海府之间的交通逐渐由陆路取代,美舍河逐渐失去“通舟楫”的作用,河床也逐渐被农田和房屋所侵噬。

       明昌塔塔高七层,塔身为八角形,塔基直径12米,用青砖筑成,为中空结构,四面设门,通风宽敞,塔身绘有龙风走兽,鸟虫花卉。第一层至第七层,每级皆嵌横石八方,并有砖阶登级。第一层塔门向南,门为拱形,门上横嵌一石,镌刻“明昌塔”三字。塔顶有一硕大的南瓜形石雕,可容七八个人同时站立,后遭雷击裂。但各种资料关于明昌塔的高度则有所出入,有的说34米,也有的说48米。但无论如何,与琼海县聚奎塔(塔高30米)、万宁县青云塔(27米)、定安县见龙塔(25米)、文昌县斗柄塔(塔高20米)等海南有名的古塔相比,明昌塔都算是最高的了,堪称“琼州第一塔”。因明昌塔毗邻南渡江入海口,邻江近海,登塔可眺望大海,天晴时甚至能望见琼州海峡对岸的海安地区,因此是明清至民国年间海府地区最高建筑。正因如此,明昌塔不仅是一座风水塔,还被渔民视为海安——海口之间的航标塔。民间传说,五月初五,塔顶放光,光芒在海上亦可见到,仿佛航标灯一般。“塔光”地名,由此而来(包括下洋村在内附近一带的几个村子,旧称“塔光大队”)。

       由于明昌塔地处琼州海峡之滨,又是海府地区最高建筑,文人墨客时常在塔内设席饮酒,登高远眺。因此,塔内墙壁上留下许多即兴提笔赋诗作文的诗句。如地方名士冯先标的佳作《登明昌塔绝顶》:“望海放歌,人生称意百不忧。杖头有钱,随处可勾留。不必西买太华,南买衡山游。且登南溟古塔绝顶之上头。东望铜鼓,北望硇洲,一声长啸渺然寡俦。”万历三十三年3月(16053月,不久后即发生琼州大地震),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不顾六十高龄渡海来到琼州府城,访寻苏东坡曾在此住过的桄榔庵和白龙泉,又寻找觉范禅师的遗迹,结果都没寻到。晚上就寄宿在明昌塔院,期间他还写了一首诗——《登琼州明昌塔》:“大地浮香海。孤标涌梵幢。水天灵鹫现。火窟毒龙降。日月悬空镜。乾坤照夜缸。望云弹五指。花雨堕虚窗。”憨山大师居琼期间,退休赋闲在家的礼部尚书王弘诲不顾64岁高龄,专程从老家定安县来到明昌塔,与憨山大师一同讲经论道,并赋诗一首来赞美明昌塔的巍峨雄姿:“春深乘兴登此台,奇甸风烟四望回。五指云山皆北向,七星芒耀自东来。无边渺渺龙楼迥,海上溟溟蜃阁开。千载明昌逢泰运,伫看南极会中台。”

       可惜明昌塔建成不久就遭受到了一次重大的磨难。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1605713日午夜),琼州发生7.5级大地震,震中在今海南省琼山县塔市与文昌县辅前之间。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的幅度一般在3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陆沉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当地70多个村庄(一说10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民众伤亡无数。作为琼州首府的府城,也遭受到了巨大损失,据当时上报朝廷的申报记载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县署、县学、伏波祠、天宁寺、谯楼、文昌祠倾圮,府学半颓,明昌塔崩颓,也有其他资料上记载到“明昌塔且斩焉如截矣”,可见,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给明昌塔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间,明昌塔可能经历过修缮,但相关资料记载不详。

       明昌塔的另一次重大劫难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日军1939年占领海南后,将原本只是临时机场的海口机场扩建为永备机场,成为其南进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航空基地。1944年,抗战进入后期,日军已成为了强弩之末,中美联合空军频频轰炸海口机场。由于高大的明昌塔正处于机场跑道的东端,为避免其成为盟军轰炸的校准点,同时也因为高大突兀的明昌塔既有碍日军飞机的起降,又能够一窥方圆十里内日军的动静,于是日军将该塔拆掉上部的三层。据海口百姓传说,当年日军本想将明昌塔完全拆除,获取砖石扩建机场,不想刚拆了上面三层,发现底下盘踞着一条大蟒蛇,怎么也赶不走;日本人很迷信,认为是神灵不喜,于是只好放弃。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不足为信。1958年大跃进期间,为了取砖筑高炉大炼钢铁,当地群众将本已残缺不全的明昌塔完全拆除。至此,有着琼州第一塔美称的明昌塔走完了它的全部历史,彻底地从我们的眼前消失了。(以上这一段,是许多资料上总口一词的说法。但据我母亲回忆,大跃进时期拆明昌塔主要是为了取砖头盖生产队的猪圈,而且并非完全拆除,仍保留有第一层底座,里面还供奉有菩萨,有一些僧尼在里面修行。直至文革时期,这些僧尼才被迫还俗离开,明昌塔也被最终拆除。80年代初期,我曾几次随母亲回外婆家路过明昌塔遗址,仍可明显地看出有大堆的砖头条石等残存)。

       最后,再顺带提一下明昌塔的附设建筑。明代万历年间明昌塔落成后,在正南塔门旁还附设有文昌阁、关帝庙、敬事堂等建筑,万历三十三年3月,憨山大师渡海来到琼州府城,就曾经寄宿于此。后来僧人一沥借着明昌塔的声望,募资在塔旁建大悲阁,供奉大慈大悲千手观音菩萨,推广佛法,此处遂成为佛教道场。三百多年来,“大悲阁”,“明昌塔”与“天宁寺”(坐落于府城,是建于宋代的大型寺院,被誉为“海南第一禅林”)齐名,都是海口最著名的文化古迹。清乾隆三年(1738年),僧人法空重修大悲阁。清乾隆六年(1741年),郡守张秉义迁走关帝庙,独尊大悲阁。关帝庙后成为“明昌祖庙”,仍祀关羽,距大悲阁不远(因未得到妥善保护,庙内屋舍残破,文物被盗遗失,珍贵的壁画被严重破坏,1998年因修建国兴大道而拆除)。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护道张墑春倡议重修大悲阁和明昌塔,得到士民热烈响应。解放初期,明昌塔和大悲阁依然存在。19565月,堆放在大悲阁内准备用于兴修水利设施的几十吨炸药突然爆炸,将大悲阁夷为平地,阁内贴金菩萨像被炸毁,还炸死一头耕牛。时隔两年后,明昌塔也在大炼钢铁的热潮中被拆除了。

   

  2.24邢氏祖祠

  邢氏祖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府城镇尚书街东侧23米,为一般砖木构筑,建于1836(道光丙申年),实为邢氏族人为纪念万安知军邢梦璜(文昌人)而建的“邢知军书舍”。

  祠宇坐北向南,院落二进,由祠门、过堂、后堂、东西廊庑等组成。东西宽21米,南北深42米,占地面积882平方米。祠门面阔310.5米,进深28米,前檐插廊1.5米,抬梁结构,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过堂面阔12.5米,进深29.2米,前后插廊各1.5米,抬梁结构,单檐硬山式筒板式瓦顶;东西廊庑阔212米,进深24.5米,前檐插廊1.5米,抬梁结构,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祠门与过堂间距5米,过堂与后堂间距3米。前堂右侧6米处有一石砌古井,直径90厘米,井柜高40厘米,厚6厘米,井深至水面2米。

  总体布局合格,具有清代建筑风格,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5黄忠义公祠

  黄忠义公祠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尚书直街,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31年),距今有177年的历史。据载公祠从倡建到修成竣工就耗时10年,是海口府城现存较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

  据悉,黄忠义公祠是清朝时期海南最大的黄氏家族公祠,祠堂坐北朝南,院落三进,由祠门、拜亭(居堂)、正寝(后堂)及东西廊庑组成。东西宽37.5米,南北深47.5米,占地面积1781平方米。据载为侨居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黄氏后裔及居琼黄氏族人共同倡建而成。从黄氏家族公祠规模就可看出其当时的社会地位之高。

   

  2.26王国宪故居

  “王国宪故居”座落于海口市琼山区朱云路琼山二小对面的达士巷。据介绍,王国宪原籍琼山县谭文,弱冠之年便考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后曾掌教经研书院、琼台书院。民国时期成为一名倡导发展海南教育的领军者。其后40余年立志考察海南民情,发掘整理海南地方文献、志书,著有《琼山县志》、《琼州府志》等著作。海南历代先贤典籍和地方文献资料得以保存传世,王国宪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国宪(1853-1938)学者、教育家。原名国栋,字用五,号尧云,晚号更生老人。海南省琼山谭文镇青草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部试第二名,曾任乐昌县教谕、广东省议会议员。他是琼岛文化的一位承先启后者,专攻文史,发掘整理海南地方文献、志书,对海南地方志和文史资料的传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晚年掌教琼台书院,民国12(1923),同冯官尧、钟衍林等创建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前身),担任校董、总务主任、国文教师等。

   

  2.27吴氏民居

  金花村吴氏民居位于府城镇金花村南。为三进四合院式土林结构建筑。建于1910年,是海府地区规划最大的私家庄园。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有拱形大门、前殿、正殿、东西廊庑。拱形大门宽5米,高3.2米,中间镶嵌一扇木门,宽3.4米,高2.3米,院门前墙璧绘满彩图(贴塑)。拱形大门与前殿间距6米,前殿面阔3开间16米,进深212米,抬梁结构,梁檀之间雕刻精美图案,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前殿与正殿间距4.5米,正殿面阔3开间15米,进深13米,抬梁结构,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东、西廊庑均面阔5开间33米,进深24.5米,抬梁结构,单檐硬山式筒板布瓦顶。主体建筑布局合理,规模庞大,古朴典雅,不愧为一处值得保护的民居,为海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8三清观大型石雕像

  三清观,位于府城红城湖路,观内主要有三尊大型石雕像,每尊高2.1米,约重3吨,是佛教之神。三清观的前身为天庆观,亦称玉皇庙。玉皇庙原址在琼山医院,规模很大,里面的文物,现仅存三尊大型石雕像和宋徽宗的瘦金体碑刻一块。宋徽宗亲书瘦金体碑刻存于五公祠内。三尊大型石雕像1991年修红城湖路时出土,是价值较高的历史文物。三尊石雕像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他们主管天上三仙界:玉清、上清、太清,故名三清。

   

  2.29林文英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及林文英烈士纪念亭

  琼山区的工人文化宫所在,纪念碑旁还有一座造型别致的纪念亭,这里是后人凭吊海南辛亥革命第一人的林文英烈士的场所,周围车水马龙的喧嚣和杂乱无章的建筑,与庄严肃穆的纪念物格格不入,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好像对此也是不屑一顾,倒是我这样一位外客驻足关注,想必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受人瞩目了。

  林文英(1873-1914),字格兰,海南文昌人。曾在暹罗(今泰国)经商。后赴日本学习法政,与孙中山筹划革命,奔走于海内外,结纳同志。1909年与陈子臣等在海口成立琼崖同盟会支部。191111月广东都督府成立后至广东,被派组织琼州机关筹备处,因遭当地顽绅反对而作罢。1912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委为琼州交通部长,并受孙中山委托组建琼州国民党支部。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员,与陈宏猷、翁桂清等创办《琼岛日报》。旋赴北京,提案质询袁世凯大借款案。“二次革命”失败后,被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离京返归故里,复创《琼华日报》。未及出版,19143月即遭袁世凯密令查封,他也被捕遇害。

  被誉为“海南辛亥革命第一人”的林文英,早年追随孙中山鼓吹革命,后在海南掀起“倒袁运动”,不幸被捕,为国殉难。

  林文英的遗骨被安葬在故乡文昌清澜镇世坑村村南,孙中山亲题“烈士林文英之墓”。林文英陵园四周,满是龙眼树、金松、槟榔树,胡汉民、邹鲁、蔡元培等民国要员的题词,

   

  2.30中山亭

  中山亭位于府城镇亭园内,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30平方米。为伞形石木结构建筑。原为宋代所建的玉皇庙前庭的拜亭,后因庙年久失修,遂将其拜亭的建筑材料移建今址。时年1925年,刚逢孙中山逝世,为缅怀“国父”而称为“中山亭”。该亭造型风格保持清代建筑特点。外观呈八角形,三重飞檐攒光顶,通高7米,檐角以绿琉璃鸱吻。檐柱为八角形石柱,柱高2.4米,柱础高0.5米。亭顶内部组合为木构架式,每层重檐用八支柱子联合分成上、中、下三层框架。整个亭台显得稳健而瑰丽,是府城唯一幸存的古亭,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1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座落在琼山区府城镇中心占地三、四亩的翠绿的三角公园。园里有两座凉亭,一个书报亭和一小段曲折走廊,满园竹木成荫,绿茵铺地,是人们逛街休息的好去处。公园虽小,由于园里矗立着一座规模不大而意义深刻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天天引来游人不绝。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纪念碑的设计,形状奇特巧妙,寓意深邃耐寻,观赏者称赞其绝无仅有。纪念碑用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用中心红色、外圈灰白色圆形水磨石作底座,正中竖立六角形柱体,全高4米。主柱三侧附着了3个形状相同的曲折构件,代表着东北三省。整个碑形巧妙地构成了刚劲有力的东北”两个大字,不管从哪个侧面看,主柱三面直铸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十个大字都显于眼目。人睹此碑,那铁蹄下腥风血雨的年代,那国破家亡的悲惨情景顿时浮于脑海,浑身热血沸腾。纪念碑的主柱酷似一把锋利的剑直捅入那象征日侵略者的红色园形基座,以其表现富有爱国传统的琼山人民声援东北三省同胞收复家园的决心和血护河山,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纪念碑是在我国的一个非常艰难的历史时期建造的。19319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沟一段,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向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及沈阳城进攻。3个月后,东北沦陷。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激愤了全国人民,当时府城地区各界人士纷纷请求琼山县国民党政府建造一座纪念碑,记下军耻,策励国人抗日救国。国民党县政府接受了这一要求,并指派当时的琼山县建设局局长王尊荣负责设计,由群众自愿捐款,建造了这座我国设计构图上颇具特色的爱国纪念碑。纪念碑设计者王尊荣先生是永兴镇人,他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的这一杰作,为今日府城留下了一座意义深远的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历史见证,它永远成为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教材。

   

  2.32刘秋菊纪念园

  刘秋菊纪念园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东门环岛高速东线立交桥西北侧,是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园由琼崖纵队老战士发起筹建,由原中共琼山县委、琼山县人民政府多方集资,于1991520日兴建,至199238日落成。在大门墙壁上刻有”刘秋菊雕像纪念园”的园名。园中竖立汉白玉镌刻的刘秋菊烈士全身雕像。基座正面刻有康克清题写的”琼崖女杰刘秋菊”碑名。雕像后两侧建有各长24米的题词璧廊,分别刻有肖克、马白山、谢飞、曾志、刘英、邓六金、林修德、侯政的题词和1949年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及冯白驹、黄康等题写的挽联。

  刘秋菊(1897-1949),女,海南省琼山县(今海口市)塔市乡福云村人,是琼崖著名的巾帼英雄。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会委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交通员、中共琼山县委委员、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文南区委书记、琼崖西南临委委员等职。抗日战争初期,受党派遣到琼崖统一战线组织的琼崖战时党政处工作,后历任中共琼崖特委妇女书记、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琼崖特委民运部副部长、琼崖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主任等职务。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恶劣环境中英勇机智地坚持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成为传奇式人物,闻名于海内外,是全琼敬仰的妇女领袖。因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积劳成疾,经医治无效,于1949824日在白沙县毛栈乡病逝,终年52岁,她的英名永载史册。1949826日,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和冯白驹为其题词: 为人民竭尽平生力气,生伟大,死光荣!”、20年如一日,历尽艰苦死犹在”。

   

  2.33风栖堂

  凤栖堂位于琼山区府城海南中学内,占地面积约275平方米,建于19349月,由海南文昌籍旅泰华侨韩裕准先生为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捐资兴建,并用其父韩凤栖之名,称为凤栖堂”。

  凤栖堂长八十英尺,阔四十四英尺,地基高三英尺,檐高十六英尺,脊高二十七英尺,四边走廊,各阔九英尺,上有天花板及瓦面两层,前阶一连,后阶二连,四周栏杆。堂之内部分为五间,中间三间,为宽准堂、裕准堂、恭准堂。东边一间为敬准堂,西边一间为拔廷堂,该建筑屋顶铺盖绿釉瓦,重檐,黄壁朱柱,仿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式样,内部水泥天花板及石拱门窗等仿西式建筑。凤栖堂几经修缮,整体结构依然完整保存。其建筑融会中西建筑艺术特色,建筑形式独特精美,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2.34胡文虎游泳池

  位于海南师范大学内,20世纪被誉为“报业大王”和“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他曾在全国各地先后捐款兴建了许多医院和学校。在海南,他不仅捐巨资创建了海口麻风病院,还先后捐款修建了白沙游泳场、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体育馆、运动场、图书馆、游泳池等,这些文体设施不仅促进了全民文体事业的发展,更让游泳这项运动风靡琼岛,当年曾培养出来的游泳健将,至今仍留存于海南人的记忆中。

   

  2.35、海口中山纪念堂

   海口中山纪念堂位于文明西路北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20平方米。1925312日,孙中山逝世后,国民政府发动商界等捐资筹建海口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亭。中山纪念堂于次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整体结构为中西结合风格。因遭暴风雨等自然因素的破坏,纪念堂在上世纪40年代塌毁。1964年,纪念堂重建,占地面积1045平方米,共二层,正门横眉刻“中山纪念堂”五字,可同时容纳1200人开会。2015年,纪念堂入选省文物保护单位。

   

  2.36、龙岐村伏波庙

  据说龙岐村始建于唐宋时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遗迹的千年古村。

  龙岐村因建有海南最早的伏波庙和清代进士谢宝出生此地而闻名岛内外:谢宝担任琼台书院掌教期间发生的“搜书院”的动人故事代代流传,在海南、广东乃至东南亚一带广为传播。而龙岐伏波庙是为纪念对开拓我国南疆有着卓越贡献的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伏波开琼”,万世口碑。功载史籍,德在人心。伏波庙遍布海南岛,但唯一有史料记载,修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龙岐村的伏波庙。苏轼与南宋宰相李纲与这里都有渊源。龙岐村这座千年古庙历经岁月沧桑,命运坎坷经过多次修葺。伏波庙解放后曾做过小学教室,后来又成为村民兵连办公点。大跃进和文革时,庙里的几块古老的石碑还被人拆掉,放在厕所里垫地。龙岐村的很多古老的历史文物都遭到损坏,让村里人很心痛。

  龙岐伏波庙是为纪念对开拓我国南疆有着卓越贡献的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西汉路博德奉指南征,讨平南越吕嘉之叛,当其“饮马儋耳,焚舟琼山,示弗用兵”时,“兵不刃血,遂开九郡”。其珠崖、儋耳两郡皆属海南。从此,海南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我国南疆地区的开发,国内各民族的大融合自此开始。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侧、贰姐妹俩率众反叛,占据岭外六十余城为王,伏波将军马援奉命讨伐交趾,率军一万,楼船二千余艘,斩获叛军五千余众,岭南皆平。马援铸立铜柱于今越南河内,作为汉朝最南的边界,并来往于南海之间,安抚珠崖,调城郭,置市邑,立珠崖县。马援这次南征,其功不次于路博德,尤其是珠崖复设,对于加强海南与大陆联系,以及海南经济、文化、技术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伏波开琼”,万世口碑。功载史籍,德在人心。为此海南不少地方都建有伏波庙,对两伏波将军表示敬仰和纪念。伏波庙遍布海南岛,但唯一有史料记载,修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龙岐村的伏波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