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 人大建议

关于加强农业污染源控制的建议

录入:     www.mjhk.org.cn     2019-03-04 10:45    阅读次数:
王蕊  

内容:农村面源污染源是困扰农村环境工作的难题,农村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目前,农村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双重压力,已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使用了世界40%的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农药平均每亩施用量达到1公斤,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每年大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如此,造成土壤品质下降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据统计数据:我国被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1.85亿亩,超过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由于我市地处热带地区,病虫害较为普遍,据调查,我市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农用塑料制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市农业生产过多依赖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形成了从水体、土壤、生物到大气的“农村立体污染”,由此引发的投诉及食品安全事件越来越多。农村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要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尽快研究出台防治办法,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

  建议:一 、加强污染物的回收利用,推行绿色环保产品 相关部门要做好源头预防和面源污染治理,比如做好农用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预测预警机制,做好新型高效肥料、高效低毒农药、生物防控技术等研发和推广应用。严格要求和扶持企业对废弃农药包装进行有偿回收、处置,由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和农户共同配合,对废弃农药包装实行回收利用。国家应从生产和市场准入两个环节入手,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加强生产监管、市场准入和全程质量跟踪,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立起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 要加宣传与大投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研和治理两方面的投入,逐步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民自主投入的多渠道筹资机制。治理农村污染这一顽疾,除了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之外,各地基层组织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农民自身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建议在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当中加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内容,倡导绿色种植、绿色消费。今后,在农业方面宣传上,要强调“向品质要效益”,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三、推行差别定价体系,对有机农产品予以保护。应利用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把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原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基地增施农家肥和生物菌肥等有机肥料,中和土壤酸碱性,改良土壤。国家应对有机肥、生物肥生产厂家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高毒残留农药和控制农业生产全程农药的施用。四、加大科技投入,研发绿色环保农用产品。国家应尽快研发经济适用的、在一、两个生产年度内可降解的农膜,降低土壤地膜的残留累积量,进而实现安全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